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这次的“大放水”,到底有没有用?

2101 0
发表于 2024-9-28 12:20: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前几天的“放水”政策,好奇它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

  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搞清楚到底啥是放水。

  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什么是放水,以为就是撒钱,钱撒下来了,大家多多少少都能抢到点,不管怎样,有总比没有好,所以总归是利好的。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任何矛盾都有两面,而不是一面,放水也是如此。你不能只看到放水的一端,还得看到接水的一端。天量的货币释放出来,是什么在承接这些货币呢?这就是放水的另一端——债务。

  就好像一个水库里面的水,要流到家家户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管道。银行的钱要流出去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借助一定的管道,这个管道就是借贷关系。

  换句话说,银行的钱,必须要通过借贷的方式流出去,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给谁。

  从放水的一端去看,降准、降息,实际上就是往水库里储备更多的,同时又更便宜的水。

  道理很简单,降准以后,商业银行可以少上缴存款准备金,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钱用于借贷,相当于水库里的水多了;降息以后,大家借钱的利息会更低,这就等于降低了大家的资金使用成本,所以水更便宜了。

  但是更多的和更便宜的水,并不意味着它就能更顺畅的流到家家户户去。

  比如我想贷款100万开一个店,如果银行利息是5%,而这个店的盈利是10%,那我就会愿意贷。如果这个店每年盈利20%,那贷款利息哪怕是10%,我也是愿意贷的,因为还有得赚。原理是一样的,如果现在开个店,每年只盈利3%,那么即使你的利率降到了4%,那我也不愿意贷。

  单个个体当然存在着很大偶然性,但是从整个行业去看,平均利润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就决定着贷款是否能在这个行业里顺利流出去。

  而小到一个店,大到一个工厂,他们要想赚取一定的利润,归根结底还是得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卖出去,你手里堆积再多产品,卖不出去,价值就实现不了,利润自然也无法实现。

  可问题就在这里,普通人用什么来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呢?主要是工资嘛。富人当然会用利润也购买一部分商品,但是这只占他们财富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商品最终必须要靠广大的劳动者去消费,否则就得过剩。可是,工人的工资只代表他们所创造的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另一部分要作为剩余价值被拿走,所以工人的工资永远不可能买完所有的商品。

  有效需求不足,产能就得过剩,企业就得裁员,工人就更买不起各种产品和服务,经济不好,危机来临。怎么办?

  这个时候放水就发挥作用了,让大家都来借钱。企业借钱发展生产,居民借钱消费。可问题是,企业借钱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生产更多商品,以赚取利润,也就是说,最终还是需要有人买才行。可是普通劳动者手里本来就没钱了,拿啥买?

  没人借,这水不管多便宜,也一定是放不出去的。既然居民和企业接收不了这些放水,那就先让地方来接。地方举债来承接这些放水,然后加速城市化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推高房价。这样,一方面拉动就业,让大家都有工作,有收入,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房价必然刺激普通群众贷款买房的意愿,这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工作,有收入,大家才敢贷款,反过来,大家都贷款买东西,商品就有了市场,就能刺激生产,大家也才有工作。

  当群众都起来贷款的时候,天量的大水才算真正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整个放水的管道才算真正打通。因为,地方举的债,企业举的债,只有在居民举债以后,才算是有了最终的接盘侠。地方才可以通过土地收入和税收来还债,企业才可以通过利润来还债,而这些最终都需要居民的债务来买单才能继续下去。

  而且,这个放水管道打通以后,因为特殊的制度原因,地方是不关心居民最终是否能消化掉这些地方债的。反正功绩是自己的,债务嘛,管它是谁的,先贷了再说,反正不是我的。

  于是,到了这里,一切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放水,不管你怎么放,不管这些水是贵还是便宜,也不管它流经哪些主体,其中有多少的弯弯绕绕,最终的,也最根本的蓄水池,其实是最庞大的消费群众,是他们手里的钱(不管是余额还是借贷来的钱),决定着这个水是否能放得出去。

  你可以在放水端降准降息,以提供更充沛、更便宜的水,也可以在债务端,通过地方和企业来举债,承接这些放水,也可以通过放松信贷条件,让更多群众能接收这些水。但是,归根结底,只有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们还能继续举债消费的时候,放水管道才不会被堵住。

  当大家都无法再举债的时候,商品卖不出去,大家纷纷“砸锅卖铁”还债,资产价格大跌,引起连锁反应,危机就会来得更加猛烈,之前那些为了制止危机的手段,反而助推了后来更大的危机。于是,这个时候又要继续问:怎么办?

  为了防止资产价格大跌,就得需要有人拿钱出来购买一部分资产,稳住价格,提振市场信心。以便让还没上车,还能接盘的人提振信心,继续接盘。可是地方、居民的负债已达极限,个体老板无利可图,更不可能拿钱出来投资,即使要放水,你的水又放给谁呢?

  这个时候,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最主流的做法,就是通过国家举债的形式,来买入各类资产。这种举债本质就是通过发行国债,要么把国债卖给民间,要么直接打包卖给央行,由央行印钱来买,像美元那种世界货币,还可以国债卖给全世界。从本质上来说,国家举债其实跟地方举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很多人说我们国债的空间很大,但是他们完全不提地方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国债”,只不过换了一个举债的主体而已。
这次的“大放水”,到底有没有用?
  通过国家举债来购买各种资产,这些资产可能包括土地、房子、股票等等。当然,具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把钱借给企业,让企业自己买自己的股票;也可能是通过购入一些劣质股票,然后借此把钱给到企业,让企业把这些卖劣质股票的钱又重新投入优质股票。这就是大家这几天听说的“结构性货币工具”。

  但是不管用什么形式,花样如何的繁多,名字听上去多么的专业难懂,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国家或者央行来托底资产价格,只有托住了资产价格,才能继续有新的股民和购房者接盘。

  而国家举的债,央行印的钱,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这与以往的区别,不过只是在于承接这些水的主体由地方,企业,居民,变成了国家。这也是为啥最近有人说,以后10年,印个50万亿来刺激经济。如果是这么个印法,企业、资本家当然是高兴坏了,因为帮他们拖住了资产价格,减轻了负担,方便了自己脱身出来。

  原理并没有什么变化,只要是通过借贷放出来的水,不管借贷的主体是谁,最终这些债务一定要有广大的消费者来买单才行,否则这个债堆积在哪里,哪里就会把水管给堵住,经济就不可能被刺激起来。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次的放水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你如果只是从政策端,从放水端去看,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它有多大用,本质上不取决于水的成本,也不取决于放水的形式,更不会取决于花样繁复的名目,而仅仅只取决于它还能号召多少消费者进场接盘。

小庄 · 2024-09-28 · 来源:八角楼上|微信公众号
27212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