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云雕,也称剔犀,是中国古代雕漆工艺的一种,其图案多以云纹组成,故漆艺行业称其为“云雕”。
云雕工艺起源于唐代,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代的发展,成为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因其工艺繁杂,制作艰难,生产周期长,造价昂贵,主要供宫廷使用,民间极为少见,清朝末年流落民间。
《髹饰录》中载:
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红间黑带,或雕点等复,或三色更叠。剔犀以重圈、回纹、云钩等纹样为主、山西一带称其云雕。
云雕始源于唐代,定性于元明。清晚期的云雕作品较为少见。
好的云雕作品精细雅致、纹饰生动、层次分明、光泽温润。在中国历代都为上流社会及贵族阶层所独享,故宫博物院藏有元代云纹剔犀盘,明代葵瓣式剔犀盘,以及清代瓷胎剔犀瓶。
目前,新绛的传统大漆云雕漆器已走上了精品化规模发展的道路,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云雕”这一工艺进一步发展、创新
。如今云雕产品开发出了高档云雕家具系列 、礼品系列、文房四宝系列等多种产品,在造型、色彩上与时俱进,使云雕这一具有传统工艺特色的漆器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并且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