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采薇歌碑》,永济市博物馆碑文鉴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采薇歌碑》,永济市博物馆碑文鉴赏
2080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10-12 12:04: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兹山岂可少兹言哉”——永济市博物馆《采薇歌碑》碑文鉴赏
近日,读《三晋石刻大全·永济卷》,对其中的《采薇歌碑》深有一番体会。
碑系明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立石,原立于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东首阳山伯夷、叔齐庙内。夷齐庙不幸被毁后,该碑被作为深井系水辘轳柱的桩石,1987年移交永济市博物馆。
碑青石质,四周线刻云朵纹装饰带。碑阳刊刻《采薇歌》原文,文后刻跋文,正文5行,满行12字,字径15厘米;跋文3行,行32字,字径4厘米;皆铁线篆书。碑阴刊刻宋章表民所作《夷齐论》,文后刻跋文,文16行,行28字;跋文3行,行27字;字径5厘米,皆铁线篆书。碑石断为上下三段,局部残损,中上部有一大方孔。碑首与座早年佚失。跋文皆北地吕经撰作,开州侯天显篆书。
细细思来,对《采薇歌碑》的感受如下。
首先,宁死不屈、不食周粟的高尚气节。在碑阳主体部分,刻载字体特别大、比较醒目的篆体《采薇歌》,约占整通碑2/3多。原文如下:“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矣,命之衰矣。”大意是说,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非。神农虞夏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多么可悲啊,即将命丧黄泉。
《采薇歌》是夷齐二人饿死前的绝唱。夷、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墨脱初的长子和幼子。国君生前拟定让位给叔齐,他去世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但伯夷不受而逃,叔齐也因不肯继位而逃,王位便由孤竹君的中子继承。武王建立周朝后,二人因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千百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者对夷齐二人评价很高,认为他们是刚正不阿的忠臣,是理想道德的化身。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不贪权势,谦让有加;二是他们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他们看来,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以下犯上,属于不仁不义行为。
其次,标新立异、不同凡响的教化作用。在碑阳左下角部分,刻载字体比较小、约占整个碑1/3的跋文。内容如下:“兹乃夷齐自靖之言,首阳山实当时自靖而归之地也,兹山岂可少兹言哉!昔人□其□,则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将谓并观于此者,其感化当何如?”同时刻有跋文作者、立石年月日,以及蒲州知州、同知、判官、吏目姓名。
跋文大意是说,这是夷齐二人在生命最后一刻说的千古遗言,充分展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首阳山是夷齐二人当时自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岂能没有二人临终前的千古绝唱《采薇歌》呢?古代儒学大家孟夫子说,听到夷齐二人高风亮节的行事风格后,贪婪的人也会变得廉洁,软弱的人也会变得意志坚强,树起雄心大志。如今,我们将《采薇歌》和孟夫子的评论都刻于碑上,让人们耳闻目睹、口口相传,其教化作用必定会更加广泛。
再者,矢志不渝、发人深省的哲学思想。碑阴主要刻有宋朝章表民的《夷齐论》,原文如下:“伯夷之道,古今之难能也。不以死生挠其志,而以仁义殒其身。始沮武王之伐纣,非刚也;终饿死首阳,非懦也,笃仁义而已。而纣为暴君,其丑行昭昭矣,武王一天下之心以伐之。当是时也,非人之弃商,盖商之弃人。譬堤必决焉,而水流乃溃也。是纣之为恶,非汤德可能掩之也,天下之怒非一人可能遏之也,惟伯夷、叔齐乃谏而止之。或谓武王宜其谏焉,或谓之好异耳,□是皆未然也。二圣贤之事盖非常人之所为也,济天下而绝一夫者□□□,非私天下于己也。一言而靖万世之乱者,伯夷也。□咎武王于伐□□□王之视纣虐民,如与同虐之也。伯夷恐后人之贼□如与同□□□同归于救人,所以救者不同而已。故使不君者闻□王之诛则□□□君口臣者,闻伯夷之谏则欲得其为臣,君臣定则家定,国家定则□□定矣。噫!武王之功世亦有之,是功可能也,与数而与者也。伯夷之□□数十百千□矣,前有能继者独未之闻也;后有能继者未可易知也。是死不可能也,与身而废者也。故乎桀纣者莫仁于汤武,而能救人于治乱之际者莫仁于伯夷。商之败、周之兴,伯夷所不动心焉,动心于理□之际而已。犹众人之斗,斗者既繁,而力能止之,所救者将不少也。
呜呼!天地间惟理为大,然有事出非常而于理无碍者亦不可怪,此章表民所以两是夷齐、武王也。谨勒于石,用破群疑且以白武王心事于千万载之上。”
碑文大意是说:夷齐二人所走的道路,古今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原因在于他们舍身成仁。武王伐纣不是天之道,二人饿死在首阳山不是懦弱之举,而是仁义的忠君之念。商纣王的暴行天下皆知,武王为了天下百姓而讨伐,是顺民心的行为,不是老百姓犯上作乱,而是商纣王祸害百姓的结果,就好像河水把堤坝冲垮那样。所以说,商纣横行暴虐,如果没有宅心仁厚、德行高洁的商朝开国之君汤德,是不可能的。老百姓民愤极大,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有夷齐奋不顾身,直言规劝制止。武王或许认为二人意见正确听其劝诫,或许说他们意见特别奇怪,这些都是不可知的事情。夷齐两位圣贤之言行,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他们是为了天下苍生,而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是以自己的绝命遗言来拯救天下百姓。武王伐纣以救百姓,夷齐担心后人不仁以臣弑君祸害百姓,所以二者挽救方法不同而已。君王听取夷齐劝诫并予以采纳,将其任命为股肱大臣,君臣和好,国家安定。唉,武王的功劳世上已有,是经过君臣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夷齐的壮举前人能够连续做的人,我没有听说过;后人继往开来的也不知晓,主要是不能舍身成仁,用性命去实现自己的信念。
所以说,汤德是灭亡夏朝暴君桀、建立商朝的英明皇帝,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仁者天下的是夷齐二人。商朝失败、周朝建立,夷齐不为动,只是一门心思追究武王的言行是否合乎法理人情。就好比天下群雄并起,战争频繁,如果能够人力制止的话,那么施救者将会有很多人的。
呜呼!天地有道,但也常常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今天章表民在这里再次颂扬夷齐和武王的事情,刻石为记,以此来解释大家对武王的异议,将武王的仁义德行昭告天下,让黎民百姓千万年怀念。
总之,赏读《采薇歌碑》受益匪浅。一是作者站在当时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发出了“兹山岂可少兹言哉”的警世之言,振聋发聩。笔者在思索之余,不由感叹:今世岂能无道德模范人物呢?二是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夷齐二人偏执的千古愚忠、武王顺应黎民百姓的仁义大道作了周到中肯评价,令人醍醐灌顶,发人深省;三是我们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孙军辉/文
采薇歌碑
,
碑文
,
采薇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虞乡县强宜庵免减差徭记》碑文探析
•
光绪三年丁丑大荒记(上王村碑文)_运城文献
•
光绪三年大荒记沟西村碑文载_运城文献
•
《盐池虎异记》碑文(译文)
•
五则碑文管窥条山书院历史(上)
•
《重修魏国公卜子夏祠堂记》碑文浅析
•
“兹山岂可少兹言哉”——永济市博物馆《采薇歌碑》碑文鉴赏
•
一百年前的磨河村官所碑文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