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石雕戏剧人物构件,河东地区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印记

2077 0
发表于 2024-10-14 10:53: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石雕戏剧人物构件,河东地区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印记
杨颖琦 文图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一个癖好,那就是看戏。从南到北,从山林到旷野,从乡村到城市,戏台到处可见;从普通百姓到达官贵人,从三教九流到风流名士,人人都可观上一观。

河东人当然也不例外。发源于河东大地的蒲剧是河东人茶余饭后的心头好。“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盛《藏舟》”“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的民间俗语可见河东人对蒲剧艺术的喜爱。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现存戏曲文物遗存数量居全国首位,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故乡”的美誉。三晋大地,不仅在地上保存了大量的古戏台、戏曲碑刻等戏曲文物,地下墓葬中也埋藏有丰富的戏曲遗存。从运城出土的大量带有戏曲表演人物和场景的墓葬砖雕就可以看出,将现实生活中的戏曲演出情景进行微缩雕刻,在当时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风俗。

在运城博物馆的石雕文物展区,一方石雕,4个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为前来观展的人们展示了别样的意趣。

这方刻有戏曲表演人物的石雕,高106厘米,宽31厘米,厚33厘米,石质坚实,颜色青灰,即使历经百年,石雕上衣物的纹路仍清晰可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石雕上共雕刻人物4个,皆身穿袍服,手持道具,神态各异,一举一动之间,一场好戏正在上演。

蕴含戏曲内容的戏曲人物石雕是河东地区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印记。古老的石雕艺术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记录了当时蒲剧表演的丰富内容和形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他们对视,这些姿态各异的戏曲人物将我们拉回到那个戏曲文化繁荣的时代。

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仪式到唐代的“百戏”,再到宋代的“宋杂剧”,最终在元代形成了完整的戏剧艺术体系。在那个没有发达网络、没有精美影像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茶余饭后听曲,在农闲时候看戏,仍然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人们更把对戏曲的喜爱带到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大到门楼、窗棂、影壁,小到衣橱、屏风、梳妆盒,处处都显示着他们的生活情趣。

透过戏曲史的尘埃,每一个鲜活的戏曲生命印记都值得留存,它们被雕刻在青砖绿石,也镌刻于木板上。当这些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并重的火种在世上流传之时,戏曲声影里的赏心乐事、艺术舞台上的美妙歌声回荡在今天的舞台上,穿越百年,似缥缈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石雕戏剧人物构件作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物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戏曲文化的特征和演变,也让我们透过这一方雕刻,得以窥见过去民间生活的一角。

文物名片

主角:石雕戏剧人物构件

出生时间: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尺寸:高106厘米、宽31厘米、厚33厘米

藏宝地:运城博物馆
273959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