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工具、挖土工具

2119 0
发表于 2024-10-26 11:35: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目前,虽然在河东地区发现了400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但经过正式发掘或试掘的遗址仅有20处左右。

半坡类型遗址主要分布在晋西南的芮城、永济、万荣、河津、稷山、临猗一带。

经过对芮城县东庄村遗址的发掘和其他地方同类遗址的调查,这一带的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砍伐农耕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锛、石锄、石铲之类,石斧又以通体厚重,断面为椭圆形的
石斧为多,有些斧身带有装置木柄所需要的糙面,此外还有少数凹腰带肩和通体扁薄的有孔石斧。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工具、挖土工具
地处中条山南麓山前丘陵地带平陆县部官乡阳朝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铲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工具、挖土工具
地处中条山南麓山前丘陵地带平陆三门乡狮沟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农耕工具:石耜

收割工具主要是两侧带缺口的打制石刀和陶刀。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杵石等。纺织缝纫工具有石纺轮、骨针等。狩猎和捕鱼工具有石镞、弹丸、网坠等。这些石、骨质生产工具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半坡时期的河东居民的生产活动,已经以农业为主,并兼营狩猎和捕鱼。

庙底沟类型遗址主要分布在芮城、平陆、夏县、垣曲、闻喜、新绛、侯马等地,即河东地区的东南部。

经过对芮城西王村遗址(12)的发掘以及平陆西河头、沙坪、龙岩村、垣曲东关村、夏县崔家河、侯马褚村、至上村等同类遗址的调查,这些遗址除具有半坡类型文化的基本生产工具外,新出现了一种盘状器,盘状器一面经打制后再磨光成平面,刃部较为锋利,以及大量的磨制的穿孔石刀、陶刀,和大型舌型或心形石铲。


很明显,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文化比半坡类型的仰韶文化略有发展,从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上表现为磨制过程加细,钻孔技术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工具、挖土工具
龙山文化单孔墨玉铲(芮城清凉寺新石器遗址采集)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在河东地区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涑水盆地周围和中条山南北麓直到黄河北岸。

经过对垣曲龙王崖、平陆盘南村、葛赵村、芮城西王村、夏县东下冯等遗址的试掘和发掘以及对同类遗址的调查,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然以石器为主,有磨制的石
斧、石铲、石耜、石锛和打制的盘状器和砍刮器等,石铲和石耜以大型厚重而尤具特色,石斧也较仰韶文化时期的厚重。

挖土工具新出现了木耒,在收割工具方面,出现了更先进的收割工具,如长条半月形石刀、石镰等,同时蚌镰也开始出现。

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是石杵。纺织缝纫工具主要有石纺轮、陶纺轮、骨针、骨锥等。狩猎工具有石镞和骨镞。

陶寺类型遗址在河东地区的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在汾水下游的侯马、曲沃、翼城、新绛、襄汾、临汾等地。

通过对襄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和对邻近地区同类遗址的调查,陶寺类型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还出现了呈三角型的犁型器,以及骨铲和蚌镰等。

耕作工具的改进,必然提高开垦土地的能力,收割工具的大量使用,表明劳动收获量的增加。龙山文化时期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比起仰韶文化时期有所提高。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工具、挖土工具
陶寺遗址出土的石质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耜、石锛、纺轮等
27569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