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2108 0
发表于 2024-10-26 11:36: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尚未成熟的黍子

根据目前考古材料所提供的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河东地区,主要以种植粟、黍为主,其次是高粱、大豆,另外还有麻类经济作物。

1926年,由李济先生主持发掘的夏县西阴遗址曾有粟黍一类的炭化物出土。

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研究所董光忠会同山西省图书馆和美国福利尔艺术陈列馆在万荣荆村遗址进行发掘时,曾发现了一批“黍稷及黍稷壳皮”。

1933年董氏整理发表了发掘报告,公布了荆村遗址发现黍稷及黍稷壳的情况。

同年,毕晓普(C·W·Bishop)在其所著的《华北新石器时代》(The NeolithicAge in Northern China)一书中公布了他对荆村遗址所出土的“黍稷及黍稷壳皮”的研究结论。他认为荆村遗址中
发现的“黍稷”有黍(Pemicum Miliceum)和高粱(Sorghum Vulgare)两种。

即将成熟的粟(谷子)

继而1943年,和岛诚一在其所著的《山西省河东平原以及太原盆地北半部的史前调查概要》中又公布了高桥基生先生的鉴定结论。他说:“在新民教育馆藏品中有董光忠氏当时出土的荆
村谷类灰烬中的炭化物,这份东西经理学士高桥基生先生鉴定为粟(Stetaria Italica)和高粱(AndropogonSorghum Varulgaris)
品种。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未成熟的草稻黍(草高粱)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1990年3月1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有关“侯马乔山底遗址发现两座大型谷仓”报道

此外,在河东地区正式发掘过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普遍发已出现了专门用于贮粮的粮仓,侯马乔山底遗址曾发现了两座大型谷仓,二仓均为口小底大的袋型坑现了古人贮藏粮食的
窖穴。

这些窖穴一般呈袋状或蚕茧状,到了龙山文化时间,坑上有房屋一类的保护设施,其容积分别为25立方米和40立方米,底部堆积有炭化的谷子。由此判断,这些窖穴主要是存放粟、黍
一类谷物的。

关于大豆的考古发现,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侯马晋国遗址里发掘出了十粒保存较好的大豆。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稷山稷王庙正殿前额“拜谒后稷雕饰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大豆

这是迄今我国发现保存最好、时间最长的大豆标本。正如农学家万国鼎先生所说:“大豆本是我国特产,野生大豆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现在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我国直接或间接
传去的。俄、英、德、法等西文中大豆的名词,都是菽字的音译。大豆在地下不易保存下来。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同粟、稻等同样早的地下大豆出土,但是可以肯定新石器时代已有栽
培。”所以说新石器时代河东先民种植大豆是可信的。

有关麻类作物的发现,1978年~1980年发掘襄汾陶寺遗址1650墓时,曾发现死者的骨架上面覆盖着麻类编织物,反复折叠10~12层,直至棺口盖板。棺盖上覆盖麻类编织物一层,厚
0.4厘米,两侧垂至棺底,另外还发现束棺的麻绳。

275699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