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山西博物院的蒲州镇石庄村仰韶文化彩陶盆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山西博物院的蒲州镇石庄村仰韶文化彩陶盆
226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10-28 11:54: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新时器时代 石庄仰韶文化彩陶盆(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石源华祖
对中国人来说,地名不仅是特殊的人文记忆,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域的永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也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辖区内十个镇街均有遗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当属出土于蒲州镇石庄村的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之一,相对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大约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陶器制作技艺进入鼎盛时期,以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器型以食器、盛器和水器为主,包括碗、钵、盆、罐、尖底瓶等造型,还出现釜、灶、豆等炊器,这一时期彩陶工艺已相当成熟,其器身普遍使用红、黑或白色绘制变体的花卉、鸟纹、鱼纹和简化的几何形图案,是仰韶文化特有的标志。
石庄遗址西近黄河干流,地势属河旁二级阶地,地面较平坦,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聚集着人类部落,人们在此地磨制石斧、石锄、石刀,正是由于在此制作出的石器工具多而精巧,故称名“石庄”并沿用至今。石庄遗址1954年首次发现,此后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纺轮等石质工具,以及大量彩陶残片、单耳杯、绳纹陶罐、钵、灶等陶器,经过专家考证,属于典型的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石庄遗址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以象生的鸟纹,变体简化的花瓣纹以及弧边、圆点、直线、三角纹组合图案为主,花纹虽复杂多变,但图案布局合理,构图结构严谨。
永济市博物馆副馆长杨毅璞:彩绘图案一般都在盆、钵类器具上部上腹至口沿处的显露部分,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多席地而坐,观看习惯往往是从上而下,人的视线范围多停留在器物的上半部分。所绘图案主要以红色陶胎为底色施以黑彩,增强了色彩的对比度和图案的视觉冲击力,有点像中国画艺术中“知白守黑”艺术观念,也是道家所提倡“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处世态度的最早体现。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里的这件出土于石庄遗址的彩陶器,所绘图案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蔷薇科植物花卉,制陶者用圆点、弧边三角形等抽象元素表现玫瑰花的覆瓦状花冠、花蕾、叶子和茎蔓。中国现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的“华”其本义就是“花”,以玫瑰花为图腾的民族被称为“华祖”,代表性区域就在华山周边,“中华”“华族”“华人”也渊源于此。可以自豪的说,借着这些美丽的彩陶寓意,生活在蒲坂大地上的华夏先民,拉开了中华文明的开场序幕。
石庄村
,
仰韶文化
,
彩陶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仰韶文化协商座谈会在运城市召开
•
(芮城)东庄彩陶盆的低语
•
运城博物馆馆藏彩陶盆距今6000多年
•
仰韶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
运城盐湖附近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
•
彩陶盆_运城市博物馆典藏文物
•
七千多年前的彩陶盆长啥样?
•
仰韶文化遗存发现于运城夏县辕村遗址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1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洞见运城
河东文学
运城快报
百科进阶
爱问运城
运城告示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