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稷山民国十八年旱灾回忆

687 0
发表于 前天 15: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稷山民国十八年旱灾回忆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山西遭了一次罕见的大旱灾。那年我二十岁,稷山一高小刚毕业,涉历不多,对山西全省和全国灾情不了解,但对晋南和稷山县的灾情,我是亲见亲闻的。记得从民国十七年(1928)麦收以后直到十八年夏收之前,整整一年没下好雨雪。有时也天阴,也下雨,但每次都是洒几点天就晴,直旱得赤地千里尘土扬,树叶蜡黄草不生。这一年,秋没收,麦没种,第二年当然也没麦可收。平时一石麦价值四、五块银元,民国十八年麦价猛涨到四五十块银元一石,还很少有人粜。

面对如此大灾,国家采取了两种救灾办法:一种是国家放粮救灾。粮食不往下发,而是用放“舍饭”的办法让人去吃,当时叫做吃米饭。在全县设几个米饭点,让各村登记极贫户和次贫户造册上报,然后让这些人去指定的地点吃米饭。去时自带碗筷,每天只让吃两顿,每顿只给每人吃一碗。我村人吃米饭,要步行十五里路去化峪镇吃,记得邻居杨致祥和杨敬林等人就去化峪镇吃过米饭。这种米饭,喝上稠,吃上稀,用筷子挑不起来,实际上是去喝稠米汤,外地人叫粥或叫稀饭。每天步行十五里,到化峪镇喝上两碗,根本不得饱,又步行回来,早就饥饿难忍了,但只好这样每天往返三十里路去吃米饭,维持着一线生命。当时人们把树叶草根都吃遍了,常是吃不饱。第二种办法是政府号召富户捐款。记得稷山全县有十几家富户捐了款。政府将捐款人姓名和捐款数字用大红纸书写公布,张贴在县政府门前。我看过当时的捐款红榜,现在只记得当时全县捐款最多的是汾南坞堆村大地主兼大商人王璋,捐银元一千七百块,吴城村大商人在新绛开设的“兴盛源”字号捐银元一千五百块,其他都比较少。另有万泉县阎景村大商人(姓名失记),人称李善人,也给稷山县捐银元一千块。这位李善人,商业比王璋大得多,他给晋南二十几县每县捐银元一千块,给运城捐了一万块,给他们万泉县捐银元三万块,而且阎景周围附近各村贫民的吃饭,由他一家供给。李善人是晋南各县捐款最多的一个大户。

民国十八年的农历六月下了好雨,人们种了秋,后来也种了麦,可是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大雪之后,又下了树甲,遭了一场大冻灾。所谓树甲,即貌似白雪而非雪,下到树上粘得很紧,风吹不掉、日晒不化,几百年的大柿子树很多都被树甲冻死。当时农村没有温度计,也不知冷到零下几度,只记得浅井的井水全结了冰。做饭房间,锅里热气腾上去,便很快在顶棚上结了冰,直到过了春节还很冷。民国十九年是个丰收年,夏收之后,粮价大降,这才结束了饥寒交迫的残景。

作者系下迪阳史村农民,现年(1993)84岁     杨海山整理(1993年8月)——选自《稷山文史资料》(第八、九合辑 1994年9月出版)
27853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