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杨继红
宝泉村因水而得名,原名半坡村、宝泉店,有427年历史。因地处蒲坂(今永济市)官盐的必经之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刘一相在此设店,打出泉水,故得名宝泉店;其后遂成一村,故名宝泉。
村人先有侯、鲁、宁三家姓氏,再有苏、王、杨姓氏。从汾河岸边往南走的南北通衢大路,一直是慢上坡,到达通往稷王山北坡时(因山上有稷王庙,古时每年朝廷都有一次上山祭祀大会,周边县为争夺首贡,纷纷争先往稷王山上赶),要经过“十里峡谷或者八里坡”,因村庄恰好处在八里坡中间,人们按照村子所处南高北低的位置,称之为“半坡村”。
八里坡是运盐官道,知县刘一相路过半坡村时,人困马乏、歇脚休息,因村中深井仅有的一眼小泉水不够使用,刘一相解囊资助村人把井往深挖,井下泉水汩汩往出冒,解决了村民吃水之难,人们吉称为“宝泉”,故改村名“宝泉村”。
在这个已经有427年历史的村落里,村民繁衍生息,从背井离乡到荣归故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据说当年刘一相在宝泉村滞留时,听村民讲述当地一位郑氏贞烈的感人故事后,提笔写下《吊郑烈妇》:“鸾驭西飞海上游,只今黯淡此荒丘。白云汾水清湘墓,明月孤山素影秋。话旧空梁悲燕子,观风雪涕说睢鸠。千年芳烈松榆在,极目寒烟不可收。”足见当时宝泉村南望峨嵋秀色北依姑射青岚的绮丽风光。
村里最早的这口井人称大井。井深有十丈,井筒由石头砌成,往井下看,可见有亮光闪闪。过去搅一柳罐水,要用五六个人才能完成:三个人摇辘轳把,一个人拉绳,一个人压绳。有时候合作不好,一柳罐水七摇八晃搅上井口,只剩下半柳罐。村里人多了以后,主要靠大井泉水和地窖水,即挖一口天井,下雨时让雨水流进井里,贮存起来,澄清后再饮用,有时也撒石灰杀菌。上世纪七十年代打了机井,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
村里“十里峡谷”是沟壑形成的,从翟店镇沿着八里坡(村东老路并不宽)的东边是纵深的沟壑,有马家沟、付家沟、林业沟、十八湾、克敬洼、子美沟、有泉沟(宁家沟)等十里地,峡谷两壁如削,有数丈高,沟底相对平坦,如果大队行军车马过,还需由经此处,地势险要。峡谷两头有两座烽火台,是古时用以点火通讯而设的,人们把它叫做“墩台”,据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两国作战的遗迹,有好几千年的古老历史。民国初年,陕西土匪郭坚攻打山西,经过此地时,遭阎锡山部队伏击,郭全军覆没,只身逃回陕西。沟壑有窑洞地道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军民与留驻翟店的日军打游击的地方,沟里草木丛生,有猫头鹰、獾等野生动物。
村民从前多半住冬暖夏凉的窑洞。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费力打几面窑洞,简单收拾,就可以住下。窑洞里靠窗的前半截比较明亮,纺花、缝衣、做饭都还明亮,窑洞后头比较阴暗,一般屯粮食、存物件。窑洞大多是三洞相连,中间是一洞小的,左右再打两洞大的,并列排开,流通空气。
村中宴席是汾南传统宴席的代表,一般由23道风味组成,比较丰盛的是9个碟子、10大碗(5个咸味的5个甜味的),其次有13个花碟、10大碗(5个咸味的、5个甜味的)等。大都出自村里几位名厨之手,客人品尝后赞不绝口。近年来宴席相对简约。
村委会院里的关帝庙建于明清时期,庙里的壁画精彩绝伦,是运城市文保单位。位于天地庙的神棚遗址的两株老槐树有350多年历史,被录入稷山县古树名录。
宝泉村距离稷山县城南17.8公里,有居民512户,1466人。其中男835人,女630人,耕地面积1.46666平方千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为国槐。隆庆年间,属小宁里(今北小宁村)辖;清代仍为宝泉村;
民国8年(1919)划区辖村时,属第三区辖;
民国37年(1948)属仁和行政村;
1953年属仁和乡辖;1956年属翟店乡辖;
1958年属翟店公社仁和管理区,后为仁和大队辖;
1962年为翟店公社宝泉村大队;
1984年改社为乡镇时,属翟店镇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