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1617 0
发表于 前天 1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文/ 张建宇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1920年,来自山西稷山县的一尊木雕水月观音像远渡重洋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成为该馆亚洲收藏的代表作之一。百余年来,关于她的修复和研究从未停止,并不断有新的发现与解读。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宋代艺术展厅里,有一尊古老的木雕水月观音坐像,位于展厅最显眼的位置。这件造像神情温婉内敛,体态略显丰腴,线条优美流畅,色彩艳丽且深邃,在展厅深色背景以及聚焦式照明的映衬下,整个造像显得华美而不失庄重,竟有一种“金光夺目”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很多观众在此驻足流连。

这尊造像总高141厘米,宽88厘米,尺寸略大于真人。观音青丝高绾,头戴宝珠连缀而成的宝冠,两侧的缯带自然垂落,搭在双肩之上,宝冠顶上为一身结跏趺坐、施禅定印的坐佛,这是观音菩萨最典型的图像学特征。菩萨肌肤呈金色,面容清秀慈祥,表情自然,嘴角微微露出笑意。眉间白毫处凹陷,原有宝石一类的镶嵌物。其身姿呈“游戏”坐姿,左手撑着台座,左足垂下,右膝抬起,右手放置在右膝之上,手持天衣一角。观音内穿僧祇支,绿色的天衣搭在双肩之上,胸饰项圈与长璎珞,下穿绿色腰裙与红色长裙,赤足而坐。据曾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亚洲部工作、现任费城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策展人的木下弘美推测,在水月观音像座下原有一个木质的山形台座,“象征着观音净土中的圣山普陀洛迦”。

这尊精美的木雕水月观音是一百多年前,经由山中商会之手入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山中商会是一个在日本大阪起家的古董经销机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先后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巴黎开设分店,在商会灵魂人物山中定次郎(1866----1936年)的强力运作下,通过各种方式**中国文物和各类艺术品,继而向日本和欧美大规模贩卖,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古董交易商。1920年3月4日,山中商会纽约分店将这尊水月观音连同两尊体量较小的菩萨像一同出售给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总价5万美元,现馆藏编号为20.590至20.592。另外两尊菩萨像,一件为立像,另一件是呈胡跪身姿的供养菩萨像。据古董商介绍,这三尊木雕像来自中国山西,原是一组,但馆方一开始并不认可这一说法,后来通过对造像风格、材质和制作技艺等方面的观察,才逐渐认识到这三件木雕应该来自同一堂造像。不过只有主尊水月观音像被陈列在展厅中,另外两尊较小的菩萨像被长期存放在库房里,鲜为人知。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水月观音像一经展出,立即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但那时的造像并不是现在看到的这种以金、绿、红三种颜色为主的面貌,通过当年拍摄的照片可以见到,造像通体被一层灰白色的颜料覆盖。直到1956年,博物馆为了制作纪录片引入功率更强的照明设备,研究人员才发现,在灰白色表层之下还有丰富的色彩层。于是这一年,馆方对这件木雕进行了首次修复处理,并安排了面对大众的电视直播。那次修复工作的重点是清洗掉造像表面色层,旨在恢复原先的色彩面貌。据《波士顿先驱报》1956年8月30日的报道,当时总共清洗掉6层涂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修复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和影像资料,因此修复过程以及具体细节,包括造像表面被清洗掉的那几层颜料的情况,现已无从获知。

修复后的水月观音像,外露的肌肤部分,包括面部、躯体、手臂和足部,均呈金色,服饰则主要用红、绿二色。然而这还不是木雕最原始的色彩设计,因为该造像明显呈现出色彩叠压现象,在菩萨金色肌肤的下面可以见到肉色涂层。由此推知,这件木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累世装銮:最初,工匠采用写实性色彩设计,饰用红色和绿色,菩萨肌肤则用肉色,如同现实中的人物;到了明代,工匠放弃了最初的写实性色彩处理,服饰色彩保持原状,木雕的肌肤部分则运用涂金处理,用金色装銮覆盖掉原初的肉色,凸显出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大约在清末民初,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造像通体被涂上白色,直至1956年清除掉表层色彩,恢复木雕在明代时的色彩效果。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清除表层色彩后,研究者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木雕的一些细节,从而加深对造像的理解,甚至有令人兴奋的发现。譬如,在观音朱红色的长裙上,发现了以截金技艺制作出的莲花纹饰。截金是一种古老的佛像装饰技艺,极度考验工匠的耐心,现存最早实例是山东青州出土的两尊北齐菩萨像。其具体做法是,工匠先将极薄的金箔加热后切割成事先设计好的图样形状,再用笔蘸胶将其粘合在佛像表面。今天在敦煌莫高窟隋唐时期的彩塑和壁画中,还能看到一些运用截金工艺的具体实例。大约7世纪前后,截金工艺传入日本,也主要用于庄严佛像,并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出独特的纹样系统,现在截金是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反观中国,到了明清之际,截金工艺几近失传。水月观音长裙上截金莲花纹以曲线为主,线条细腻流畅,据推测长裙的红色及莲花纹都是最初的设计,籍此可以领略古代匠师的精湛技艺。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2012年,中国艺术和建筑史专家白铃安出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策展人。白铃安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精通中文,年轻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她曾经成功说服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的迪美博物馆,整体迁入一栋18世纪晚期的徽商住宅“荫余堂”,这件事令白铃安声名鹊起。荫余堂是徽州休宁县的一所清代徽派民居,当时正面临修缮乏力的窘况,被在中国考察的白铃安发现。1997年经国家批准,这栋旧宅被分装拆运到美国,在迪美博物馆完成原样重装,包括所有室内家具和陈设,过程极其复杂,直到2003年才开始正式展出,获得极大成功。

入职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后,白铃安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宋代艺术展厅,专门展出中国宋、金和元代艺术精品。挑选哪一件展品作为展厅中心位置最引入瞩目的“明星”?白铃安相中了这尊木雕水月观音像。

不过由于保护情况欠佳,观音像自1999年起就被深藏库房,和那两尊小菩萨像一样,远离了观众视野。2014年,在斯托克曼家族基金会和匿名捐赠者的资助下,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开启了对木雕水月观音像的第二次修复项目,由白铃安和修复师阿比盖尔·海金女士具体负责,前后历时一年半之久。除了常规修复外,她们对该像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检测,包括木材鉴定、碳十四测年、X光摄影、紫外线摄影、颜料识别等,希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全面了解艺术品的历史和物态信息。

这次修复项目是一次对古代艺术品个案全方位的“再研究”,对造像的材质、制作技艺、历史修复过程等信息进一步厘清,并不断有新的解读。比如,木材鉴定显示,这尊木雕造像所选用的木料是毛泡桐------一种山西南部地区常见的野生树种,生长迅速,易雕耐腐,是当地木雕常用木材之一;通过材质检测确定观音的眼睛是用黑色琉璃制成,而琉璃恰是山西的一项特色工艺,古代长期冠于全国;通过 X光摄影技术确定了雕塑内部构造以及制作技术,可知该像由14块木料构件制成,主要通过榫卯结构彼此连接而成,并且可以准确指认出哪些木料是原始构件,哪些是后世的修补。

关于这尊木雕的年代学,长期以来学界有宋代和金代两种不同断代意见。瑞典学者喜龙仁在其编纂的图录《5至14世纪中国雕塑》(1925年出版)中,将这尊水月观音像置于“辽金木雕”一节结尾处加以介绍,暗示这是一尊金代木雕。日本学者松原三郎支持喜龙仁的观点,认为这尊水月观音像为金代造像,制作于12世纪。除金代观点外,由于该像造型优美,身躯有含胸内敛之势,呈现出宋代艺术的含蓄优雅之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部教授长广敏雄将其断为宋代雕塑,并指出该像与重庆大足的典型南宋石雕菩萨造像风格相似。

2015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将木雕样本送到新西兰的拉夫特放射性碳实验室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样本所属时段在1033年至1155年之间,即北宋后期至金代早期。结果尽管与此前的风格研究结论一致,但未能彻底解决造像的断代难题。目前馆方仍认定这是一尊金代木雕,在博物馆官网上的标识为“12世纪初期”。

早在1956年,研究者在第一次对水月观音进行修复时就发现,木雕背面右侧腰臀部位清洗之后可见残存的沥粉堆塑发愿文字,首行开头俨然是“知稷山”三字,说明木雕很可能来自山西南部的稷山县。这段文字颇长,用沥粉堆塑而成,后因沥粉脱落,导致很多内容无法阅读。在第二次修复过程中,研究者利用紫外线摄影技术手段再次拍摄菩萨背后的发愿文,看清了更多过去无法辨识的文字。在新辨识出来的文字里,出现“口口十九年”的字样,尽管仍无法全部看清,却给出了更多关于断代的线索。

2018年至2019年,我到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佛教雕塑研究,对这尊观音像萌发了兴趣。在我看来,如果按此前的风格研究和碳十四测年结论,这尊水月观音像有宋代和金代两种可能,那么检索这两朝的所有帝王年号,有“十九年”者,只有两个选项: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结合山西稷山县本地的地方史,这里并不是南宋政权统辖之地,因此可以排除南宋这个选项,由此即可推论,该木雕制作于金大定十九年。这一年份较之碳十四测年结论的下限晚了24年,原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解释为造像时间略晚于材质时间,也很合理。

2016年,由白铃安和阿比盖尔负责的水月观音像修复工作终于完成,修复后的造像被安置在博物馆宋代艺术展厅的中心位置,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尽管博物馆无法复原观音像原初在寺院殿堂里的空间场景,但策展人白铃安通过精巧的设计尽可能帮助观众想象其原境:在造像前面设置一排座位,鼓励观众坐下来,慢慢欣赏这尊水月观音像,体会宋金造像艺术的韵味;座位中间设置按钮,按下后展厅内飘扬出一段古老的“梵呗”音乐,当引磬和木鱼声响起时,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叠加在一起,无论是“文化内部人”,还是那些“跨文化”的海外观众,都会被这种强烈的视听感染力所吸引,自发产生出一种“收摄身心”的别样体会。

时至今日,这尊水月观音坐像入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已然超过一个世纪,关于这件古物的秘密逐一被解开,然而该造像的具体出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古时稷山县寺院众多,很多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就以稷山县小宁村兴化寺为例,这里曾经拥有元代著名画师朱好古亲笔绘制的佛教壁画,但是现今兴化寺毁圮无存,那些堪称鸿篇巨制的元代壁画在民国时惨遭剥离,失去原境,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现在分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处。可以想见,在历史的跌宕中,被毁弃的稷山古寺绝不止兴化寺一座。我们想要追寻这尊远在异乡百年之久的观音像最初来自稷山县哪所寺院,被供奉在哪座殿堂里,并非易事。

但历史的片羽吉光总是让追寻的人看到希望。2023年的春夏之交,我再一次来到稷山调查,注意到了一个可与波士顿藏造像大体匹配的寺院殿堂-----青龙寺腰殿,虽然未必就是供奉这尊水月观音像的原地,但对于我们理解该木雕的空间原境仍有所裨益。

青龙寺位于稷山县马村,寺院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名气颇著,尤以腰殿和后殿内的壁画闻名。腰殿系元代建筑,四壁绘水陆题材壁画。殿堂内立一堵扇面墙,可能为明代时所增修,墙体两面绘制壁画,南面主尊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北壁中央则绘出一个巨大的圆形背光,其中无任何图像,背光之下是一段山崖,背景为茫茫海水。背光左侧残存一位头戴宝冠的女性;右侧壁画已破坏,寺僧补以一块菩萨头部残片,推测原来也有一身胁侍人物。圆形背光上端左右两侧也各有一块残失的空白壁面,应该原有两身供养飞天。从图像配置与造像布局来看,这堵扇面墙北侧原初一定供奉了一尊优美的水月观音造像。壁面上巨大的月轮形背光,以及浩瀚的海水,与菩萨的游戏坐姿相配合,共同营造出一种“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的玄妙意境。

回想那尊远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庋藏的木雕水月观音,无论是否真的出自稷山青龙寺腰殿,但百余年之前,大概也身置这般美妙的原初情境吧。
来自稷山的破士顿馆藏木雕《水月观音像》
供图: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张建宇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和佛教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至2019年作为高级访学学者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27975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