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2248 0
发表于 2024-12-10 10:4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村名龙香有故事——新绛龙香关帝庙
新绛龙香关帝庙

去新绛,总听当地人这样调侃,“新绛不新,千年历史起而已”。新绛最初是晋国人迁都后,为区分故城而起的称呼。

在新绛,不论地名、古建,还是非遗,似乎都缺不了“龙”这一元素。在离县城约10公里处的龙兴镇龙香村,就隐藏着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香关帝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乡间庙宇,探寻其与“龙”相关的故事。

“龙现绛郊”即此地

走进龙香村,从古色古香的门楼到巷道两侧的石柱拴马桩,再到不远处葱绿的麦田,感觉时光仿佛格外偏爱这方土地。村名“龙香”二字,让人思绪燎原,想起春秋时期“龙现绛郊”的故事。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秋,龙见于绛郊。”当时,晋国都城为绛,昭公二十九年的秋季,绛地郊外出现了龙,引发了百姓的关注和讨论。于是,就此有了晋国的太史蔡墨和执政大臣魏献子的一段对话。

魏献子请教蔡墨:“我听说动物中没有比龙更聪明的,因为不能获得它,所以说它聪明?”蔡墨非常博学,回答道:“其实是人不够聪明,而非龙太聪明。古时候,龙可是被人驯养过的,所以有豢龙氏、御龙氏。”蔡墨还告诉魏献子,龙并不是不存在,上古时候,董父专门替帝舜养龙,舜赐其豢龙氏的称号;夏王孔甲时,刘累负责为孔甲御龙。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会有《周易》里的“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龙战于野”等。龙可能潜于水中,可能在田间,可能飞于天空,也可能居于荒野,若不是经常见到,谁能把龙的状态描述得如此逼真?

文中时间、地点、事件记述得非常详细,可见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真事。从上古时期的龙图腾,到今天自称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是祥瑞的象征、富贵的代表,被崇拜。因为神秘,典籍中关于龙的记载一直都有,而《左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其中的这段“蔡墨论龙”,让今人得以窥见一二。

文中的“绛郊”即今天的新绛县龙兴镇龙香村。有史载绛州古时也叫“御龙国”,养龙池就在今龙香村不远的凤凰岭下。如此古老的一片土地上,有一座创建于宋时期的关帝庙,便顺理成章了。

彩塑蟠龙属罕见

龙香关帝庙在主巷的一座院落中,走进大院,左手侧的宫殿低调而质朴,远观也就一寻常小庙,不足以让人惊艳。献殿在前,和正殿隔天一线,便可相连,正梁上写“民国三十七年创建”的字样。

龙香关帝庙正殿为元代遗构,当心间梁架施“梯形桁架”的做法是元早期建筑的传统风格。如果单建筑风格就断定正殿的难得,有点为时过早,据说殿内的雕塑和悬塑更罕见,堪称一绝。

文保员常龙平用钥匙打开正殿大门后,他说了一句:“这里的彩雕才是宝贝,全是泥塑的,能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走进正殿,记者首先关注的便是慕名已久的蟠龙柱,虽是泥塑,却仿若有生命一般。两根3米多的木柱上,两条蟠龙奔腾盘旋,栩栩如生,隔空相望,风采不凡,气势相当。西侧蟠龙龙身为朱红,龙脊为黑色,金色鳞纹层叠,牙齿和龙爪呈白色,右前爪抓着一只乌龟,寓意“长寿”。东侧蟠龙全身为深蓝,龙脊为红色,蓝色鳞纹错落,牙齿、龙爪锐利有力,左前爪擒着一条鱼,寓意“富足”。两侧蟠龙均脚踏绿色宝瓶,象征“安宁”,其工艺精湛与寓意深刻,令人惊叹不已。

须弥座上,关帝头戴冕旒,身着龙袍,气质庄严,不怒自威。其身后的神龛更是传神珍贵,也全是悬塑浮雕,只见六条龙蜿蜒盘旋,荷花、牡丹点缀其间,华丽之感扑面而来。

台下站着文武四将,形象和气质可谓各具特色。周仓身材魁梧,双目怒睁,手拿青龙偃月刀,似有开山劈石之力;关平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利剑,尽显将门虎子风范;王甫面容清癯、目光炯炯,身着官衫,气质儒雅中不失睿智;赵累身姿挺拔、眼神犀利,手持笏板,沉稳低调中难掩锋芒。四座塑像虽微微前倾,但雄姿英发,守卫在关公的忠义旗帜下,共同构成了龙香关帝庙中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

正殿雕塑不仅为研究古代雕塑艺术、彩绘特色、服饰及关帝庙中人物布设,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亦让今人得以感受关公忠义仁勇精神的历久弥新。

村名龙香有故事

宋时修建的龙香关帝庙,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建筑风格也融合了明清两代的特色,雕梁画栋、琉璃溢彩,尤其殿顶的琉璃鸱吻、蹲兽、仙人、脊刹也很是出彩。

正殿内,还有一尊坐在轿中的木制关公像,以前每年关公诞辰或是庙会,村民都会抬着其巡境,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殿、献殿对面是一座戏台,为清代道光年间建造,台上有一副楹联,“描来世态人情场逢作戏;演出纲常名教地乐恢台”,值得细细读、慢慢品。

据常龙平说,戏台和庙殿以前的台基更高些,气势不凡,只是现在村路基整体升高了,所以现在庙宇才看着外观平平。

村南不远处,以前有一棵古柏,是古绛州十景之一——龙香古柏。因为村北临凤凰岭,有龙谷沟,沟内有龙骨泉,所以那里唐时建有一座龙香院,规模很大。据载,寺中古柏参天,枝擎如盖,根结如莲,村人谓:“似有神居焉。”相传,有贵人曾流落于龙香院,登基后,龙香古柏改称龙兴古柏。村中老人回忆,仅外露的树根就有一丈。

也许是因为龙香院的兴盛、村民的富足,才留下了今天如此璀璨的龙香关帝庙。

也许是因为“龙见于绛郊”的记载,百姓口口相传,于是有了龙吐宝珠,散发异香,广施甘霖。

也许是因为龙香院的传说,有皇帝曾居于此,龙泽雨润,被视为祥瑞。

这方百姓以此命村名,也是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聆听巨龙降临的神奇传说,回望岁月洗礼的关帝庙宇,再看路过田间的百姓身影,这均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这些都承满了人们对忠义精神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激励着后人秉持信仰、耕耘希望,续写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

薛丽娟/图文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