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游稷山乡宁黄华峪记

2369 0
发表于 2024-12-11 18:46: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六月三十日(2020)早晨六点,天阴小雨,我和文友孙建胜、程文虎、海荣夫妇驾车从铝厂出发,在稷山化峪镇和同学云安虎以及向导杨晋荣、尚喜成汇合后,向乡宁黄华峪挺进。
出化峪,经路村,过张开西村,没有几里地,我们就来到山口的黄华峪水库。登上高高的大坝,只见库区里只有四五亩左右的泥水,在微风细雨中荡漾着圈圈涟漪。尚喜成说黄华峪水库是一九七六年修建的,二零零九年又加高了大坝。华水河早已断流了,大坝主要是拦洪蓄水。大坝的修建保护了当地的山体没有多少人为的破坏;但稷山县引黄渠南移了,山口的耕地却成了旱地。库区里有很多的泉水,由于蓄水,我们看不见了,水库里有鱼,每当夕阳西下,很多钓鱼爱好者会聚库区,一边垂钓,一边欣赏这里的山水美景。

附近还有很多优美的传说,杨晋荣指着远处滩地的龙王庙说,水库水大的时候,可以淹没龙王庙。龙王庙以前很有名,传说乡宁有个知县来到龙王庙,对着龙王神像开玩笑:龙王爷,你是仙界的七品官,我是此地的七品官,同属七级,我就不磕头行拜了,谁知刚离开龙王庙,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吓得知县又返回庙里叩头谢罪,不一会儿,果然风停雨住。后来知县为龙王庙专门制作了“现龙堂”金匾。龙王庙以前很灵很灵,不仅附近的村民到此祈雨,而且新绛的禅曲,辛安一带的村民也到此祈雨。由于龙王庙,我们村,稷山人称“金峪口,银圈头”、“稷山粮囤”。一九九一年,我们村修建了龙王行宫,这多年,我们在村中进行祭奠龙王的活动。

离开黄华峪水库,我们沿东边的盘山公路迤逦而上进入乡宁地界。只见青翠的山峰,宽阔的河谷,笔直的柏油路一直伸向云雾缭绕的远方,举目四望,葱绿一片,那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的山岭,那稀稀疏疏浓浓密密的灌木,似乎告诉我们,它的容颜就是这样,永远是这样的年轻,这样的美丽,这样的富有朝气。尚喜成说由于退耕还林,山岭山坳的层层梯田又恢复了古时的模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杨晋荣说这多年,他经营摄像照相红白喜事场景布置,黄华峪各个自然村的大小村民没有他不认识的。各村景点没有他不知道的。这里真的是研究古代民居民风的博物馆。你们到黄华峪旅游采风,真的是找对了地方。

井峪村到了。这是一个二十多户人家的自然村,沿村南小路东行,路边种植着绿油油的庄稼和蔬菜,只是没有碰到一个人。我们来到村东头的捉马庙。这是一座废弃的小庙,也是一座废弃的学校。面积有五六分,院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西边是破败的围墙,东边三四米高的石墙平台建有长长的房舍,顺着台阶进入房舍,东西不到三米宽,却隔为两段,一段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里面空空如也。庙院的北部并列两排房屋,位置非常的近,估计是献殿和正殿,大门紧锁。正殿的东窗前边并列两座古碑,是功德碑和记事碑,由于年代的久远,很多字迹都模糊了。

杨晋荣说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在黄华峪领兵打仗,一天,李世民的坐骑在桑坪走失了,军士在峪里四下里寻找,最后发现宝马拴在此地。为了纪念此事,朝廷在桑坪修建了驻马殿,在井峪修建了捉马庙。尚喜成说山上的庙宇和山下的庙宇一样,解放后不是作为粮站就是作为学校。只是近年,由于人们的外迁,很多村学校都废弃了。从遗弃的众多红灯笼看,这里不久前举办过祭祀活动。民俗活动是山村维系山民的根,只有活动,那些外出的游子才相聚家园,除此,他们就各奔生计了。井峪、井峪,顾名思义,这里以前有很多的泉水,就像取之不竭的井水。这里的人们以前生活的一定很幸福,可是现在泉水没了,人走了,房子和庙宇破败了……..

驾车北行没几里,我们来到了黄华村。杨晋荣说这是郭家集,郭家传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代。山里的行政村和山下的不一样,一个行政村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自然村,像黄华行政村就包括井峪,郭家集,桐峪等五六个自然村。尚喜荣说西交口乡政府所在地就在郭家集,你看路边有小商店。在山区,只有政府所在地或者较大的山村才有小商店,一般的自然村是没有的。看着几十年没有变化的村落,我们根本不相信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河津的下化,乡宁的西坡,不管怎么说,起码建筑都有一定的气魄。西交口乡,估计位置太偏僻了,交通太不方便,经济太落后了。

杨晋荣找的村民叫郭锁林,六七十岁,乡宁县供销系统的退休人员。郭大哥穿着朴素随意,和普通的山民没有什么两样。郭大哥很热情招呼我们进村游览。穿街走巷,我们来到村东高崖下的古院落。郭大哥说这是郭家大院,早就不住人了。我们从倒塌的西墙处进入大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破败的四合院,只存北房南房,北房还较完整,大门的屏风不知跑到那儿去了,房间的正上方还是以前财主家木板铺设的隔断,房间里横七竖八的堆放着遗弃的锅碗瓢盆,很多东西我们觉得都是电视上看到过的文物,南房的西边已经倒塌了,不过木板铺设的隔断上有过去的织布机纺棉机等,都是珍贵的文物。院落了最珍贵的是大门影墙镶嵌的整块石刻的土地爷石龛了,精美古朴艺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郭家大院远古的辉煌,郭大哥也说不清楚。郭家的衰落是近代,解放初期家里划定的成分是贫农。郭家大院有很多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由于多年不住人,都被文物贩子偷走了。郭大哥说以前的人们都住在高崖下,以后人们慢慢的把房子都建在靠路的河滩上,这一片的古院落几乎都倒塌不住人了。郭家集是乡宁县数得上的大村子,你看房子一排排的连成一片。只是近多年村里没有什么变化,青壮年都到山外打工去了。

郭家大院出来,我们又转到村中心的郭家祠堂,郭家祠堂是砖石建筑,也是四合院,大门上的“报本堂”牌匾还在,院落里的野草密密麻麻的,但是从砖雕木雕石雕,从祠堂的建筑风格,从保存的一砖一瓦可以想象郭家远古的辉煌兴盛。来不及怀古兴叹,我们转到庙宇大院。庙宇的南部是郭家集舞台,北部是一字儿排列的高高低低的三座庙宇:三官庙、玉皇阁、娘娘庙。这些建筑都是新修的。我想起了尚喜成刚说的话,山村的民俗活动是维系山民的根,也正是这些民俗活动召唤着远方的游子们、亲人们,返乡加入家乡建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改变山区穷苦的面貌。

告别郭大哥时,郭大哥指着东边的山崖说,东部的高崖以前有滴水神泉,为乡宁古八景之一,清泉滴流,汇流成溪,唐朝建有法宝寺等。山清水秀,森林遍野,环境优雅,风景如画。郭大哥转身又指着西边的山峰说,哪里叫西山咀,你看那两个山梁多像凤凰展翅。黄华峪古时候叫美泉里,山美水美树美花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真是人间的天堂。就是现在,你看看两边翠绿的山峰,你闻闻山谷中清新的口气。很少有地方像黄华峪这么美的地方,希望你们以后有空多到这里走走。对郭大哥的热情我们也是感激不尽,纷纷拉着郭大哥合影留念。

驾车继续北上,一会儿我们越过河滩,来到河西的小村庄。这个村庄紧靠河滩,建在高高的山坡上,跟井峪郭家集不同的是,这里到处是高大的树木,新修的水泥小路蜿蜿蜒蜒,盘盘旋旋到树木掩映的各个院落。这里可以说是森林公园,也可以说是建在深山的高级别墅群。小路干净整洁,家家大门上锁。杨晋荣下车打着手机联系房主,我们自顾自的到处乱转,没有人说笑,所有的人都在发呆,都在想象神仙的所在,是不是这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一会儿,一个五十多岁左右大汉敞着胸襟抱着小孩过来了,杨晋荣介绍说这是尉二刚大哥。尉大哥走上山坡开了一道大门,这是一座四合院,北房、西房为石窑,外为木质廊房,东房、南房为瓦房,东房门窗雕刻精美,刻有楷书“乐善堂”三字。杨晋荣说这是闻名省外的尉家大院,前几年,省市电视台来此拍摄专题片进行过报道。尉二刚大哥接过话说,别提省市电视台报道了,不报道还好,报道后,很多文物贩子都来了,不卖还不行,不卖就偷,你看北廊坊上刻着的“朱子格言”屏风,西廊坊上刻有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屏风,都让那些强盗偷走了。就是廊柱下精美的石刻,一个都没有了。那些文物小偷手法太神了,把柱子顶起来,取走石刻,换成破砖,一点没有响动,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偷走的了。

在庄园南千年的槐树下,我们分别和尉大哥合影留念。上车后,尚喜成给我说,尉家是西坡村有名的财主,当地流传“一渠洪水成财主”故事说的就是尉家的故事,尉二刚的祖先懂点天文,古时候这里经常大旱,庄稼歉收,他的祖先观察天文,知道什么时候有暴雨洪水,那年只有他家的土地由于浇上了洪水丰收了,以后卖粮买地,慢慢就成了当地的财主。清朝末年的时候,尉家还是书香门第,尉家子孙不仅建了尉家大院,还在村口建了两座对称的石碑楼,门牌上刻有阎锡山的题词“乐善好施”,可惜文革的时候拆除了。

说说话话没觉什么时间,车子停在竖有“桑坪”村牌的路边,一下车,我们就被东边高大的两座山峰惊呆了,那是两座不相连的突兀的三角形状的山峰,前面是光光的绝壁,两缘是翠绿的灌木,大约有一百五六十米左右,浑圆的山尖上高高的挺立着几棵树木,两座山峰相距有五六十米,一样的形状,一样的高低,连线是那样的柔和曲美,山峰下的山坡绝不陡峭,都是缎绸似的密密实实的灌木。尚喜成告诉我们这就是有名的双乳山,两座山峰就像女人丰满的双乳,那山尖上的几棵柏树就是乳头,山峰下的缓坡就像女人柔软平滑的腹部。杨晋荣插话说,山尖上不是柏树,是松树,你看那伸展的纸条。我们越看越像,那山峰,不是像,真的就是女人的双乳,那缓坡,不是像,真的就是女人的腹部。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黄华峪真的很神奇了。

我们纷纷的拍照留念,可是拍不下满意的照片,照全景,人太小,人大一点,山峰就拍不全。杨晋荣说我们进村吧,在驻马殿哪儿拍,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我们跟着他,沿着小路,走到河滩西边的山坡小村,这里和西坡村一样,建在河谷西边的山坡上,只是没有高大的树木。桑坪村比西坡村大,房舍比西坡村更古老,高高低低的四合院都是石头垒砌的石窑建筑,弯弯曲曲的小路旁都是冷寂的石碾石磙石盘。我们在村后的捉马殿驻足观看。驻马殿只剩下一个破败倒塌的舞台了,比较珍贵是舞台的两个柱子,都是整条打磨的石柱,柱子上还有刻写楷书的楹联,我登上舞台观看后面的两个小房,原来这里也是学校,墙壁上还有墨汁涂就的黑板呢。从捉马殿折返,在西崖下并列的三面窑洞前,有一个半亩大小的平台,那里真的是拍摄双乳山的好地方。没有多余的话,我们纷纷拍照留念。

驾车继续北行,我们来到了交口村,这是一个岔路口,这里的山势更美,景色更美,开车的云安虎和杨晋荣决定就此驻车休息。安虎和喜成晋荣回忆起他们小时候上山背柴求生计的一些往事。小时候,山下人的日子都苦,往往在农闲的时候,都要三五成群上山采药挖野菜,大一点的就到山里偷伐山林,虽然违法,但山下的各村都是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只是偷伐过一次树木。那一次被巡山的林业人员发现了,我一口气扛着百十斤山木跑了十几里地。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只不过他们在黄华峪上山,我在旁通峪上山。想想那时候,山里人的生活多美啊,我们都往山里跑,谁知没有多少年,山里人都往山下跑了,我们都感叹不已。

中午一点了,我们开车折返郭家集,在小商店购买方便面泡制而食。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和尚喜成交流了很多。尚喜成说,黄华峪河是汾河的支流,很早的时候叫做华水,发源于黄华峪北山一带,流经山下的张开西张开东村,过化峪最后汇入汾河,化峪以前不叫化峪,叫华峪。这多年,咱们运城研究历史的人说,华夏的华就出自华水,华夏的夏出自夏县,这里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但历史记载不多,《山西通志》记载黄华峪只有三处,双乳山,滴水崖,桑坪村。由于位置偏僻,这里的资源还没有充分的开发利用,这里的历史还没有人系统的发掘研究。这里还是桃花源,这里还是处女地。

吃过午饭,安虎、喜成、晋荣商议决定带我们游览桐峪。车停桐峪沟口,我们徒步而行,从沟口到村庄有七八里山路,路在沟底,大多地方只有一米多宽。两边都是密密实实的灌木。间或有很多废弃的木炭窑,杨晋荣说山里不许烧木炭了,很多人没有了生计。走了有四五里地,路边零散的停放着一些小三轮车,摩托车,只是不见人。杨晋荣说那些主人都在山坡里寻找崖柏,现在在山沟里跑的人,不是采药,就是挖崖柏,山里只有这些生计了。往前没走多少路,我们碰上了一位下山的老大爷,老大爷背着一个编织袋,足足有二三十斤的药材呢。

桐峪村位于大山深处的西边的沟崖上,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很多地方灌木茂盛,野藤环绕。这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古村落,除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方方正正的石砌的院落,就是横七竖八歪歪扭扭伸展的古木,这里有很多的古槐,树龄都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上,大多都长空了,很多都倒卧地上,不过生命力特别的旺盛,树冠还是那么硕大密实。地面由于见不了阳光,很多石碾石磙上都长满了绿苔,这里几乎就是故事里电视里的鬼村再现,阴森森的如进地狱,好在我们人多,还没有什么感觉,要是一个人身临其境,我想肯定有那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尚家大院位于村子的最北方,大门朝北,北墙和东墙一溜的拴马桩。这也是一座四合院,南房和东房早已垮塌了,只有北房和西房尚存,大门和窗户都无遮挡的张开着,北房内还有一些文物,像过去堆放祖先牌位的方桌,像过去红白喜事时抬放食盒的器具,还有很多的老缸,编制的酒坛,就是地面堆放的瓷碗,看上去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杨晋荣说这是尚喜成祖先居住的地方,他的祖先是清光绪十八年的举人,担任过稷山县儒学教官,在他们张开西村,还建有喜成祖先的功德碑亭。尚家大院过去叫举人大院,你看大门北墙东墙一溜的拴马桩,你就可以想象过去这里的辉煌和繁华。

离开尚家大院,我们继续北行,这是高崖中部的一条小道,西边是高达百米的绝壁,东边就是几十米深的沟壑。我有恐高症,只能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行走,不能欣赏周围的如画的景色,不能加入他们说说笑笑的指点江山。大约有两三里路吧,转个弯我们来到一个天然的石庵休息。杨晋荣说,这叫哑巴庵,抗日战争的时候,桐峪村一位妇女把家里的金银财宝藏在哑巴庵,日本人查问她的时候,她却真成了一个哑巴。哑巴庵的东边是一个悬崖上的峪口,爬上去可以到双柏峪的文中子洞,杨晋荣尚喜成云安虎他们就议论起桐峪和文中子洞的开发事情,我们就欣赏诗情画意的山川美景。

六点三十分左右,我们下山来到了张开西村,观看了喜成祖先的功德碑亭,后到杨晋荣家喝茶休息。同行的八个人没有不对黄华峪的景色啧啧称赞的,黄华峪确实是天堂,如果河滩里再有潺潺的河水,那就是神仙的所在了。黄华峪真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如果能开发,如果能把那些古建筑集中起来成为古村落,肯定能红火,山里的那些人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他们又谈起稷山富豪投资开发桐峪到文中子洞的事,只是不知道进展如何。像他们这些山里的移民,虽然在山下生活了几十年,他们还是时时关心故乡的建设变化的。哪里曾经是他们的根啊。

盛情难却,同学朋友一定要招待我们品尝当地的农家乐,又请来村里的老书记陪我们用餐,我真的感激不尽,又心怀内疚:以前在我困难的时候,同学安虎热情的跑前跑后帮助过我,现在我比他经济好的时候,还要让他招待我,心情真的难以形容。饭菜丰盛,建胜海荣文虎和老书记喜成晋荣他们划拳喝酒,畅所欲言,真的像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朋友老乡亲,我和安虎也畅叙友情。分别的时候,我们紧紧的握着他们的手,再三邀请他们到河津做客。也让我们尽尽同学之情地主之谊。

八点多,我们驾车返厂。黄华峪的景色让人陶醉,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情谊更是让人永世难忘。

作者:薛永新,笔名:飘动的云飘动,山西河津人,大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有部分作品发表在当地的网络平台上。
28090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