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营实在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就如同一个十八九的大男孩,无所顾忌、大大咧咧,却又憨厚可爱。
原来的张营叫什么名字已无从知晓,有据可查的是得名于汉代的一位张姓将军,他在此安营扎站,所以这里就以张营唤之,很随意,不讲究。
名字可以不讲究,但张营这片地方却是重要得紧。从此地跨逾黄河,就可以到达秦地的大荔县、合阳县,北边是临猗县,可以说,是永济西北的重要集镇。虽然黄龙渡口已然消失,但张(吴)栲(栳)公路纵穿全乡,与其他公路串联起来,半日可达永济,同样半日可抵秦。
张营与蒲州、虞乡等重镇一样,也是历史悠远。据史料记载:舜帝生于诸冯,而诸冯就是现在张营舜帝村。舜帝村现存一通大孝有虞舜帝故里的8米大碑,村东一百米处还有诸冯新石器时代遗址。舜帝留给蒲坂大地的,除了“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的家国情操,还有那许多关于他忠孝、俭能的故事。在小姚村南,宋朝时期抵御契丹、战死河间府的李兴,便长眠于此。在1979年,北阳村出土了一具石棺,虽然属于唐、金哪个朝代还不能确定,但并不妨碍它国家一级文物的考古价值。
虽然历史的烟云已逐渐散去,但我们不会忘记,1938年,西北军3个团就是在张营,重创驻扎在这里的日寇川岸介信师团联队,经3昼夜激战,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收复张营。
因为实在不可知的用钱原因,把人当在当铺里,这事情就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张营乡冯营村。话说这个村有个叫胡廷俊的人,小时候就被当在栲栳友谊当铺,当了两个月,本息付清后才被赎回。真想象不出,当胡父拿着以这种方式借到的钱,迈出当铺(真好意思叫友谊当铺)的门槛,是该庆幸,是该感慨世态人情的炎凉,还是该去诅咒着那吃人的社会。
地处黄河之畔,合理利用河水资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自1956年以来,国家开始在小樊村、尊村湾建设引黄上塬水利工程,其中的尊村引黄工程为当时山西省之最。也是随着两个引黄工程的相继完成,昔日奔流到海的黄河水也开始顺贴,成为北部乡镇乃至临猗的主水源,台塬地区从此成了米粮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两个工程使灌溉受益面积达到近60万亩。
得益于良好的灌溉体系,得益于优质的川道土质,张营的农业发展自建国后便不容小觑,这里虽然也是以粮棉为主,但产量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借助广袤的滩涂面积,立体化种养加工也有所小成。同样不能否认,这里的工业企业发展还处在萌芽和初步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合阳吴王渡旅游体系的完善、延伸,以及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永济北站(康蜀村)的建成通车,张营的发展更是令人期待。
姬际可
说到姬际可和形意拳,恐怕不止张营人,就是全国人都比较熟知的了。姬际可,张营尊村人氏,少年时就技冠乡里,后又在少林寺学艺深研10年。心意拳,还有一个名字叫心意六合拳,主要以动物界的龙、虎、豹、蛇、鹤等五种动物及大枪术为母,演化而来的。他为了广为传授,虚托此拳为岳飞所传,所以历来学习者甚多。在姬际可回乡后的垂暮之年,还曾手歼土匪渠魁。至今张营还有民谣曰:练身保家园,须会际可拳。近年里,永济及武术界相继举办了形意拳大赛,使习者更众,姬老先生有知,也该告慰平生了。
米醋,是张营的一大民间特色。而醋做为食用传统,在我们国家由来已久了,诚如李时珍和陶弘景两位大医药学家所言: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疾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毒气,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张营米醋其色清亮透明,其味香气纯正、酸味醇和。醋做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在张营尤其受欢迎。所以,在张营乡,你如果喝稀粥调醋,可能人们觉得稀松平常,但如果你吃一碗面条,竟敢冒张营之大不韪,不去乖乖地、愉悦地、主动地调醋,那你收到的白眼怕有三碗了,那是要遭到鄙夷和不齿的(呵呵,玩笑)。
而张营的另一个民间特色,只怕要算喝酒了。说张营有酒校,学生一大堆,那真不是谁人私下揣测的。可以说,这里是白酒天戒者的罗刹地狱,而是嗜饮者的人间天堂了。在月上柳梢头的时候,几个张营人便开始人约黄昏后了,或夹一瓶酒,或端一碗菜,街头巷尾便开始了响彻云霄的怒吼,只是很遗憾,醉眼朦胧中有的只是话桑麻、话家长里短,却没有把酒问青天的雅致和对生活的深思,这也许也是一种满足和快乐吧。
简单的快乐,满足的生活,这是发展中的自信,这是令人羡慕的豁达,这更是古老蒲坂走向高速生活的信息前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