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风凛冽。新绛县泽掌镇小聂村村委大院会议室内人来人往,温暖如春。该村八旬退休教师赵延寿的个人书画展于11月25日在此开展,满墙的书画作品,吸引着附近居民和业界同仁前来观看。
本次展出的山水、花鸟、人物和梅兰竹菊作品是近年来赵老师的新作,最引人关注的当属6米长的梅花图。
这幅作品由4幅颜色各异的梅花衔接组成,梅树虬枝苍劲有力、花朵鲜艳逼真,远远望去,像一条腾飞的巨龙,震撼人心。此画是赵延寿老师运用独创技法绘就的“龙梅”。
老人今年81岁,每天仍笔耕不辍。他曾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新绛县美术家协会理事。他酷爱书画,对花鸟、山水、人物无不涉猎,尤喜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格,大部分作品也都是千姿百态的梅花。
赵老师早年师从该县美术造诣颇深的蔺永茂先生,初中阶段时常跟着老师攀梯子、踩板凳给学校画壁画和出板报。
初中毕业回村务农的8年间,在恩师蔺永茂的时常鞭策下,他随身带着“速写本”,田间劳动间隙、打井工地现场,都有他画画的身影。他还经常为村邻画炕围、柜子、门帘、棺木等。其间,他的绘画能力与日俱增。
他曾感慨地说:“没有农村这8年磨炼,就没有后来的成功。”这8年的“大学”是他日后艺术和教学的“根”——这个“根”没有离开过蔺永茂浇灌的“水”。
在随后40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把美术运用于教学,使其富有趣味。“八年苦磨砺,教坛如添翼。”很快,他在教坛取得了累累硕果,有百余名学生凭着过硬的美术特长考入全国知名院校,现在新绛县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都是他当年的学生。
2005年退休后,赵老师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从事美术创作,他也因此绽放了艺术生涯的第二春。
上午美术创作,下午看书、看中央书画频道博采众长,晚上临摹各家字画……他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创作,画稿、字稿不计其数。
由于多年的苦练,他的字画愈来愈被人喜爱,求字求画者络绎不绝,他还被绛州澄泥砚研制所聘为艺术顾问。其作品《葫芦石榴图》被编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荷塘月色砚展”作品集《荷香砚韵》一书,2013年的画作《迎春》及2014年的画作《重阳佳色》先后在央视书画频道展播。2008年,作为全省唯一代表,他参加了全国校外美术教育研讨会,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教育部颁奖,获“辅导教师一等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八旬的赵老师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懈追求,正如他所钟情的梅,与其说他爱梅,倒不如说他更爱梅那不畏严寒的精神。
记者 李婉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