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蒲剧泰斗阎逢春》读后_书评_张建群

2084 0
发表于 2024-12-14 11:54: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我从事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孙建强先生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他任运城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时候,对我们那一批初涉新闻工作的年轻人多有教诲与帮助,我至今还记得他说的话:“新闻作品要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他的作品曾屡获国家、省级奖项,诸如“常有理”“鞋底光”这样充满乡土味道的词语,在他的作品中常有出现,为作品平添了生活气息和亲切感。至今,我写文章时还谨记他的教诲:文章遣词造句一定要方便朗读,好的文章是要读出来的。

孙台长在新闻报道与策划上的才华,我们那一批新闻同仁均十分叹服,我最为敬佩的是他对人物写作的精当与深刻。他曾经写过许多人物报道,还出版过《圆梦》等人物专著。离开电台后,他退而不休,在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发挥余热,且笔耕不辍。最近,他写的《蒲剧泰斗阎逢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拿到书,我先睹为快,有许多感慨。

书的作者与传主都是我熟悉和敬重的人,捧着沉甸甸的书本,我的心中多了几分珍惜,既怕读得太快错过了精彩的片段,又担心读得慢不过瘾。灯下、窗前、桌上,如饥似渴一般,几乎一气读完。末了,看到书的后边体贴地附印了阎逢春先生的名段戏词和曲谱,我不由得赞叹:太好了,正是我们平时想找也找不到的!我想,运城的戏迷读者看到书的内容和唱段附录后,也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觉。

我读孙台长的著作,感觉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书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好形式。孙台长多年从事电台工作,对音乐节奏、气氛烘托、播出效果多有研究。也许是这种造诣使然,他这本书从架构到成篇,从布局到叙述节奏,甚至每一篇的开头和结尾,都像电台的节目一样,有序曲、有间奏、有尾声,读起来轻松愉快,避免了人物传记的沉闷与冗长之感。所谓序曲,是作者在每一篇的开头部分精心撰写了题记。这题记是内容的思想精华,也是导读,如果不是反复思考斟酌,很难写出这样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题记文字。我读每一则题记时,眼前好像都有作者认真、郑重、敞开心扉、侃侃而谈的形象。每一篇的结尾又有四句如诗如歌的叹词,读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可吟可唱,恰与书籍的传主身份、成就相吻合。

二是书作有一个翔实生动的好内容。生在河东,听着蒲剧长大,不少晋南人对蒲剧都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笔者与作家王西兰先生交流,关于蒲剧名演,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像阎逢春先生的蒲剧造诣,堪称前无古人,也几乎可以说后无来者,能与他比肩或超过他的人,目前看,没有,也很难有。众所周知,阎先生原名岱蓉,后改名逢春。他在戏迷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特殊年代曾受迫害,8年间离开舞台不能演出,在滩里砸石头劳动改造,刚落实待遇,尚未平反,他忽然因急病去世,年仅59岁。不少戏迷对阎先生的了解,大约不外乎这些。作为戏剧界一位辉映历史的泰山北斗,这些梗概故事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阎先生应该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精神、思想。孙建强先生经过长时间的走访、梳理、打捞整理,又潜心写作,数易其稿,为人们基本补全了蒲坛一代大师的生平故事,启迪后学,补遗剧史,功不可没。

从书中可以知道,阎先生不仅擅唱须生,而且长于反串。当年,他在西安晋风剧社时,因为演出淡季影响了剧社的经营,他主动为社长出主意,建议让演员反串演出。他带头反串扮演小旦,把剧中青年女性的娇气妩媚演得活灵活现,吸引了众多观众,帮助剧社渡过了难关。他从西安回运探亲,得知日伪要请他演戏,他连夜返回西安,誓死不为日本人演戏,表现了一腔爱国心。他在临晋演出时,遇到一位饿得面黄肌瘦的男孩,便赶紧为孩子盛了一大碗面。得知这孩子幼年丧母,继母对他照顾多有不周,已经饿了两天时,他专门登门送票,请孩子的继母观看他主演的《芦花》。继母看后泪流满面,从此对这个小孩好了许多。他受迫害不能演出,跟着剧团下乡走亲戚,观众得知阎逢春到了,掌声雷动再三要求他唱一段。盛情难却,可因为数年被禁唱,他没有轻率演唱,而是走到台前,答应第二天晚上为大家献唱《蛟河浪》。第二天早上,他与乐队反复演练,唱了许多遍,精心打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晚上演出时,他如约献唱,台下观众叫好声声震屋宇。他说,每一次演唱都要对得起观众的期望。一个青年到他家借钱,他手头不方便,为了不让来人失望,他将自己妻子刘玉贤的一对金耳环给了来人。女儿景气在台上扮演宫娥,因台下响动,扭头向下望了一眼,影响了队伍的齐整,他后来要求女儿公开检讨。酷热的伏里天,他带着儿子练功,一练十几遍,汗湿衣衫不放松。他任老运城团团长时,晚上去年轻演员宿舍查房,督促孩子们早些休息,有时候发现尿桶满了,悄悄拎出去倒掉……凡此种种,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将一代蒲坛大师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尽书笔端。

三是书作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书中搜集了许多阎先生教年轻演员演戏的谚语、窍门、口歌,很好地将蒲剧演出需要的“真经”“窍诀”进行了记录、还原、传承。

四是书作语言铿锵,读来酣畅淋漓。孙建强先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有丰实的积累与人文素养。他为人直爽热情,才思敏捷、幽默风趣,从书中的语言可见一斑。其文笔生动、热情,富有张力,看着他的书,犹如听他讲述一个个久远的精彩故事,鼓板声、锣鼓声、唱声、掌声,声声入耳,一本书有了一台大戏的铿锵与荡气回肠,足见作者的才华与功力,更可以想象作者写作时的用心用情。

总而言之,《蒲剧泰斗阎逢春》这本书不仅是戏剧演员们很好的学习教材,更是普通读者了解一代大师生平与精神风貌的窗口。在人们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这本书的问世,无疑为河东戏剧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一笔,也为运城本土的文化自信增加了分量与内涵。
28125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