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读王西兰《艺术是生命的支撑》_张兴平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读王西兰《艺术是生命的支撑》_张兴平
2119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12-17 12:15: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近日,笔者认真阅读了王西兰老师《艺术是生命的支撑》一书。该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出版,共分“文坛足迹”“品文论艺”“一路同行”三个部分,收录了作者从2001年至2015年创作的65篇文章,共30余万字。笔者长期从事
文字
写作工作,深知30余万字,对于一个创作者意味着什么。不难设想,该书从动笔到成书,需要多少个废寝忘食、难以入眠的昼夜?笔者为已步入耄耋之年的王西兰老师老当益壮、皓首穷经的文学艺术精神所激励,为他目标如一、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风范所感动,为他朝乾夕惕、将初心镌刻在朴实厚重的河东大地上所振奋。
文坛足迹多蹉跎
《艺术是生命的支撑》第一部分“文坛足迹”,收录了24篇文章,主要反映了王西兰老师在文学道路上跋涉的脚印。以敏锐的时代意识,聚焦文学之美,是该书最显著的品格。作者于书中弘扬了坚守理想信念的崇高风格之美,歌颂了奋力拼搏的慷慨激烈之美,流溢了感情充沛的人性本真之美。
在《我的第一次》文章里,作者向读者娓娓道来自己发表第一篇作品的经历:“1972年1月1日,正式发行的《运城地区报》上,竟然发表了我的稿子!”其兴高采烈之神气跃然纸上,令人深受感染。
在《我不会总是沉默》文章里,作者写道:“然而文学毕竟是我毕生所爱,也是我的毕生事业,抛下‘她’去干别的也不一定能干出什么名堂……于是还是自己说服自己,见人家有钱别眼气,见人家弄权别生气,有本事把自己的事弄好,出几本在全国打得响的书。”寥寥数语,将对社会、对他人的深刻洞察力,对自己、对本身的十足了解度描写得活灵活现,引发共鸣。
文学即人学。作者在记事里表情、抒情中说理,表达其与艺术为友、为文学而歌的决心和志向。字里行间,渗透着作家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倾注了作家对人生的理解和评价,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犀利观察,对远大理想的坚守执着。
品文论艺显担当
《艺术是生命的支撑》第二部分“品文论艺”里,收录了19篇文章,主要是王西兰老师的文学立场,对艺术欣赏的尝试与记录。以严谨的艺术思维,营建结构之美,是该书的文本特征。他站在历史与现实的汹涌浪涛里,极力突出作品的高度;同时立足生活点和面、经与纬的交织中,表现作品的浮雕感。
在《艺术自觉,我们共同的目标》一文里,作者写道:“其实,文学也就是艺术。更准确些,是一种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自觉,就是对艺术感受和艺术表达的自觉意识。艺术是什么?艺术是审美的表现。”对文学的感悟、对艺术的见解,分析中肯,恰如其分,令人艳羡不已。
在《作家的出书与出书的作家》一文中,作者写道:“文章千古事,仓颉造字闻鬼哭。写书的和出书的,都不可掉以轻心。是作家还是非作家,是文学作品还是文字垃圾,区别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看他有没有艺术素质,就看他是不是进行了艺术描写……语言是最难练就的,而语言艺术不艺术,是作家能力的主要表现。用艺术的语言来描写,是对作家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不能称为作家。”将作家的社会职责、神圣使命与自身素质、艺术表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令人醍醐灌顶。
中国现代书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认为,一个文艺家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王西兰老师以文立德,勇于承担时代和社会责任,以文学的力量鼓舞人、感染人,传递高尚的情感和理想。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作为一个称职的人民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路同行见真情
《艺术是生命的支撑》第三部分“一路同行”里,收录了22篇文章,主要收录了王西兰老师的报刊短章、对优秀作品的热心推荐和对文学朋友的倾情赞颂。以“第一现场”的“复式格调”表达,极尽铺陈文学的语言之美,是该书的行文风格。文章中引入一批地缘相同、生动感人的“叙事人”,这是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命支撑;同时又引入大量作者本人对生活、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采用“日记”“札记”等简单易行形式,进一步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
在《童趣天然即文章》里,王西兰老师评价女作家曹向荣的文笔,其文中“金光点点,眉开眼笑”的扫帚苗、“果然看见有嫩绿探头探脑地窜出地皮,满脸都是惊讶和新奇”的新种花草,是将灵动朴素的生活、平淡纯净的自然活灵活现的刻画,令人为之赞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深入生活,体恤民情,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对他人的赞美之心。通过文学,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以自觉的人文精神和人道关怀,追求文学和人生的崇高性,展现作家的人民性和中华文明的精髓,传递中国文学的宝贵品质,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促进时代进步。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文如其人。通过以上文章罗列,可见一斑。笔者与王西兰老师相识交往30余年,笔者可以看到他对其境其事的高度认知见解,对其人其心的豪爽情怀,对其文其艺的矢志卓越追求,将人生价值和生命初心,通过文学镌刻在朴实厚重的河东大地上。
王西兰
,
艺术
,
是生命的支撑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贺王西兰文学创作50周年
•
王西兰,师风长范四十年
•
王西兰简介
•
祝贺王西兰先生 文学创作五十周年_刘建政
•
分享北京展厅设计中艺术理念的灵活运用
•
运城市召开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专题协调会
•
运城市召开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宣传工作总结会议
•
分享一下展厅设计与艺术理念(一)
•
临猗幻灯艺术曾经饮誉京华
•
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 艺术类航空服务艺术与 管理专业考试时间调整
•
丁小强参加市委办第一党支部山西省蒲剧 艺术院教学第一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运城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联合山西省蒲剧 艺术院党委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
古城灵韵化芝兰 ——读王西兰新作《大唐蒲东》
•
情倾笔端写蒲州 ——王西兰长篇文化散文《大唐蒲东》读后
•
绛州澄泥砚走红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
•
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加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备案管理的公告
•
苏童用艺术点亮生活
•
垣曲县42名学生 赴运城博物馆“艺术研学”
•
展厅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
展馆设计:艺术与空间的完美融合
•
关于2022年度运城全市文博、艺术、群文、图书系列职称评审结果的公示
•
杨国福麻辣烫:烹饪艺术的卓越代表,品味与品质的完美结合
•
探索北京展馆设计公司的艺术与创新
•
哪款阿尔贝娜艺术墙面漆比较受欢迎?
•
关于运城全市文博、艺术、群文、图书职称评审结果的公示
•
白百何时尚教主之路:从紧身牛仔裤到独具风格的穿搭艺术
•
秦明:艺术为何不为人民服务?
•
申鹏:艺术啊,多少无耻以你为名
•
王西兰小说、文化散文作品对地域文化的自觉表现_文艺评论_李云峰
•
王西兰《耧铃叮当的季节》的心理描写分析_文艺评论_李云峰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665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