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清脆甘甜的“黄瓜”

2100 0
发表于 2024-12-20 10:0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安频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十几年后带回很多物种,其中就包括胡瓜种子。但胡瓜到了后赵时期(五胡十六国之一),被石勒下令改为“黄瓜”。据《晋书》记载,当时的中原民众将北方的外族,一律统称为“胡人”。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是羯族人,很忌讳当地老百姓称他为“胡人”,为此他下了一道圣旨:天下臣民,不管是说话还是作文,不准出现“胡”字,违者斩首。当时的襄国郡守樊坦,为了不惹上大祸,就把“胡瓜”改称为“玉盘黄瓜”。此后,“黄瓜”这个词语就传开了,一直沿用到现在。

物种学者研究认为,黄瓜最早在古印度北部和锡金等地生长。大约在3000年前,古印度已经开始培育黄瓜了。黄瓜从印度分两路进入我国:一路,由云南边界传入内地,形成了南方系的黄瓜;另一路,就是文章开头说的,由张骞带回来的。

黄瓜颜色翠绿,清脆甘甜,是男女老少的最爱。野史记载,宋代名臣吕蒙正,年轻时非常穷。一日他正要赴京赶考,却晕倒在桥下。原来他因没钱吃饭,饿得昏过去了。他醒来后看到一根很大的黄瓜从桥上滚了下来。饥饿中的吕蒙正顾不得面子,掰断黄瓜吃了半根,另外半根带在身上,准备路上吃。到了京城,吕蒙正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十几年后,发达的他重新来到这座桥边,出钱修了桥,还把这座桥改为“落瓜桥”。当然,此事无从考证,各位看官,姑妄听之。

黄瓜不仅出现在民间故事中,也曾经走进古诗词。譬如苏轼写的《浣溪沙》,其中说:“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在夏日慵懒的午后,黄瓜散发着独有的田园风情。诗人陆游写过一首《种菜》,其中说:“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时清闾里俱安业,殊胜周人咏采薇。”

北方人过夏天,左手端一碗调了麻酱的面条,右手抓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坐在树荫下,先吃面,再啃黄瓜,那心情绝对舒坦。诗人顾城曾在《思乡曲》中回忆说:“旧时蒜,已结瓣,拿大碗,吃早饭,甜面酱,葱来蘸,拍黄瓜,炒鸡蛋……”这些接地气的句子,准确地勾勒出了一股人间烟火气。(《今晚报》)
28176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