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桐上村的曹家四合院 ,不可替代的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实物资料

2286 0
发表于 2024-12-23 17:59: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桐上村的曹家四合院 ,不可替代的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实物资料
稷山县城东北4公里的桐上村,有一处清代民居,虽然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然基本保存完好,它就是曹家祖传四合院。

曹家四合院整个院落南北长28米,东西宽18米,总面积约500多平方米。北房脊檩板上按惯例记有建房年代,这也是院中所有房屋唯一留下的字迹:

大清康熙十九年岁次庚申仲春二月十五丑时立柱上梁大吉

大清康熙十九年,是公元1680年,距今(注:1999年)已经319年了。

曹家祖传四合院是稷山建设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奇葩。曹家在桐上村是个大家,四合院东南方的一座老院的墙上是家族谱系图。图的最上面从始祖曹建算起,有五幅画像,全为清代打扮;下面是按辈分排列的名字。按照这个家谱,目前的主人曹万庆为第15代,而当年建房的那一位曹希梦为第5代。
桐上村的曹家四合院 ,不可替代的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实物资料
家谱的旁边有一份复印的家谱序言,为第12代曹化隆所写,时间是民国13年,即公元1924年。《序》中道:

余曹氏卜居桐上村不知若何世代,历来相传,自陕西甘泉县迁徙至斯。及迁自何代,迁者果属何人,竟皆茫然莫辨。

序文中说,明朝的时候,村西尚存曹家祖坟,当时的曹氏子孙把能辨出年代的坟茔迁葬村东,并立有碑记。十分遗憾的是,原来祖坟里的数十块碑已全部毁掉,再难查出任何文字性的东西了。
桐上村的曹家四合院 ,不可替代的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实物资料
幸运的是,曹家的踪迹在二公里外的大佛寺留下了!就在大佛寺的东墙上,嵌着一块《重修大佛寺碑记》,为民国五年,即公元1916年立。在石碑的落款中有:

儒学生员师范学堂毕业考试最优等曹运隆沐手题联;儒学生员师范学堂毕业考试最优等曹化隆沐手书丹。

曹化隆就是写家谱序言的那位族人。

能为名震一方的大佛寺题联、书丹,可见曹家在当时是有着一定影响的。据曹万庆介绍,曹家祖上从陕西迁来既务农,后来开始经商,逐渐发展起来,建起了一座在当时属于高档次的四合院,其后没有大的发展。因此,像样的宅子也就仅仅留下这一座四合院而已。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也许正是因其小而并不为人瞩目,所以一直保存了下来。据介绍,1938年日本侵略军在4公里外的高渠村建炮楼时,也曾到过桐上村,进过这座曹家四合院,但没有破坏。土改时,由于曹家子孙繁衍,当时在四合院住着四家十几口人,曹万庆被划为富裕中农,房子没有被分掉,一直由曹家后人居住至今。
桐上村的曹家四合院 ,不可替代的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实物资料
曹家祖传四合院能够历经数百年风雨,未经大的修善,更没有重建,基本上保存了原汁原味,确实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对于研究民俗学、建筑学、地震学等,实在是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

此文写于1999年,是电视片《曹家大院》的解说词

作者:陈梦晓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