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稷山土车(cha)子——独轮车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稷山土车(cha)子——独轮车
224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12-24 17:00: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古代独轮车的创始者据说就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这种独轮车,在北方汉族与排子大车相比身形较小,俗称“小车”,在西南汉族,用它行驶时“叽咯叽咯”响个不停,俗称“鸡公车”。江南汉族因它前头尖,后头两个推把如同羊角,俗称“羊角车”。古时候,女子结婚后回娘家时,用的就是这种独轮车,回娘家时,丈夫推着车子,妻子坐在上面,就这样两人双双回到娘家。独轮车在当时是一种既经济而用得最广的交通工具,这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
独轮车是乡村最重要的运输工具。田埂之上,薄雾之中,听见一阵“叽嘠,叽嘠”的声响,那便是独轮车的节奏,伴随着人和车的轻松旋律,由远到近……独轮车响得最空旷,最引人的时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荆楚一带,大多是田埂小道,独轮车灵活轻巧,推起来就能走。送肥,收割时节往家里运稻谷,或推着
农副产品
赶集,再把化肥和生活用品运回来,推建房的砖瓦……都少不了独轮车。人们穿着白粗布衫,深色粗布裤,肩膀是搭着一条毛巾,轻轻地扭动着身体,小车推得飞快。成为过去的岁月里农村独特的风景。“叽嘠,叽嘠”声悠悠地荡漾,直到现在,这声音还响在我的记忆里。
这独轮车构造简单。上面有几根木称连接起来,其中有两根长木称放在两边作把手。车架下面有一个木制的轮子,在轮子中间插一个小铁轴,铁轴两边的“木耳称”与车架相连。两翼结实的木架堆放货物。车身在前,车把在后,人站在车把中间。推着走时,推车人挽起系在车把上一根短短的扁担,置于肩膀。两手握着把手,向前猛力地推着。承载着多少苦难和幸福的独轮车,穷尽智力怕也无法尽述了。
记得童年,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中唯一的“浮财”就是土改时分得一辆破旧的独轮车。父亲用这辆独轮车推着全家人的生活。
我一直试图推起独轮车,可每次总是东倒西歪,不一会就翻车。看到父亲推得稳稳地,可能是自己的力气小,怎么也推不好,最后还是坐在车子上,由父亲推着我了。
后来长大了,父亲告诉我推车,双手要紧紧地握着车把,掌握平衡,顺其自然。货物放在前面些,推起来才轻巧。我抓空闲推空车练习,乐此不疲。倒是真的使我能够驾驭独轮车了,并得以领悟人生路途平衡的必须。
“推车无巧,只要屁股扭得好。”对于独轮车的记忆,草率地忘记可能并非淘汰落后农具这么简单。现在有了拖拉机,三轮车,独轮车在生产生活中的退隐也属正常。但是,作为生长在农村的我,丢失的则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还有对故乡的情感......
每当我驾驶着自己的汽车拥塞在城市的车流中,我会想起乡下蜿蜒小路上那发出“叽嘠、叽嘠”声音的独轮车来;常常想起解放战争电影中,人民群众浩浩荡荡推着独轮车,为我人民解放军运送物质,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
作者:张才富(思乡远梦)
土车子
,
独轮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独轮车——袁省梅小说
•
独轮车拾柴火_芮城影像
•
独轮车拉土_渭南影像
•
推着独轮车回家_河东影像
•
独轮车出行_稷山老照片
•
推独轮车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34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告示
河东艺苑
运城快报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