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也说贞节牌坊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也说贞节牌坊
234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12-27 18:3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前几天尊敬的王西兰先生、王振川先生和几位朋友到永济王文平老师家做客。王西兰老师讲了红楼梦和文学创作,大家参观了国保文物单位西姚温村的两座贞节牌坊,一座是明代的石头牌坊,一座是清代的砖雕牌坊。说起贞节牌坊,大家都不太喜欢,觉得这是封建社会压迫妇女的东西。王振川先生做了解释,现就我所了解的粗浅知识,狗尾续个貂。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建立贞节牌坊的时间并不长,北宋时开始提倡贞节意识,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广大贞节妇女以接受皇帝表彰、被赐予品级、载入方志、建立贞节牌坊等形式受到大力赞扬和提倡。
其实在北宋以前,寡妇再嫁,非常正常。声名显赫的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先嫁给平阳侯曹寿,生下儿子曹襄。曹寿去世后,嫁给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去世,又嫁给大司马卫青。三国魏蜀吴的开创者曹操、刘备、孙权都娶过寡妇。曹操娶秦宜禄遗孀杜氏,并抚养秦宜禄的儿子秦朗;刘备娶了刘瑁的遗孀吴氏并立为皇后;孙权娶了陆尚的遗孀徐氏。而唐朝时更加开放,唐太宗李世民娶了弟弟李元吉的遗妃杨氏,两人生下曹王李明,李世民又把李明过继给已死的李元吉,给他顶门。唐朝多位公主先后嫁过两次以上,最多的嫁过四次。上层社会的贵族丝毫不忌讳这些,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出现转折是在北宋时期,一些学者把贞节意识提到了极端的程度。其实北宋前期,还不是这样。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龚美带着刘娥从成都来到首都开封。生意不顺,龚美走投无路,想把刘娥卖掉。时为襄王的赵恒便把她买了下来,两人相处甚好。赵恒即位后,立刘娥为皇后。以赵恒的身份和地位,什么样的老婆找不到,但是他不嫌弃二婚女。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祜早逝,儿媳守寡,正巧他的学生王陶妻子去世,范仲淹便把自己的儿媳嫁给了王陶。可见当时的观念开明,不在乎这些。
但是到了北宋后期,程颐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把贞节理论推向了极端。经过南宋时朱熹的
推广
,到了明清时期,更被视为金科玉律。中国从鼓励寡妇再嫁到厉行贞节守寡,社会转了个180度的大弯。明清时期,贞节意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知酿成了多少妇女绝粒、吞金、上吊、跳井等悲剧。这到底怎么了?据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造成这种情况,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人口的发展规律。
在中国历史早期,全国很大程度上地广人稀,为了发展生产、提供兵源,客观上需要鼓励生育,所以对妇女再嫁视为理所当然。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全国人口才两千万。西汉时,全国人口最高峰不过六千多万。此后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不息,全国人口总数一直没有超过西汉。三国时中原大乱,面对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悲惨情况,曹操大量征集寡妇嫁给军士,以求增加人口。但是从唐朝开始,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
大唐盛世,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唐玄宗时,全国人口一下突破八千万。杜甫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连小小的县城都有一万户人口,中原地区已经地狭人稠了。社会上开始感受到人口压力,唐末诗人宾于有诗:《续父题壁》: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 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在历史上破天荒地提出:与其盲目增加人口数量,不如提高人口质量。
但是中国人口从此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北宋时全国人口突破一亿;明朝时全国人口突破两亿;清代乾隆年间突破三亿、道光年间突破四亿;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国人口已经达到5.4亿。面对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乾隆皇帝常常慨叹:每岁户口孳息,千古罕俦。民愈庶,富愈难。朕焦劳宵旰,每每怀忧。
其实从宋朝开始,面对人口突破一亿的巨大生活压力,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各省、以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内地各省,都出现了杀婴、溺婴习俗。苏轼说:荆湖北路(今湖北),“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黄州(湖北黄冈县)“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 朱熹父亲朱松说,在江西婺源,民“多止育两子,过是不问男女,生辄投水盆中杀之。” 陈渊说:“不举子之习,惟闽中为甚。” 即使两浙路(今上海、浙江一带)的社会经济那么发达,杀婴弃婴之风也很严重,“衢、严(今浙江建德)之间,田野之民,每忧口众为累,及生其子,率多不举。”尽管官府严加制止,但是收效甚微,杀婴、溺婴之风一直持续到民国。朱德在《我的母亲》中回忆: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孩子,但是只留下了前八个。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鼓励寡妇守节,减少人口出生就成了巨大的现实需要。所以到明清时期,面对中国人口接连突破两亿、三亿、四亿的严峻局面,守节的寡妇越来越多,并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这样贞节牌坊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大,从而成为了中国城乡一道血泪风景线。
作者:黄建中,山西稷山人,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现任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稷王传说》运城市传承人、运城市地名专家库成员、运城市作家协会理事。
贞节牌坊
,
牌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夏县仪门村清代贞节牌坊
•
公告:解州镇关公街牌坊工程施工,参观关帝庙请绕行
•
绛县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
东姚温牌坊——运城国保
•
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运城国保
•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运城国保
•
东姚温牌坊——运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楹联
•
牌坊下_河东影像
•
贞节牌坊_诗_晓寒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33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