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元旦抒怀_散文_武青山

2178 0
发表于 2025-1-2 10:05: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寒意虽深,春芽却已悄悄萌动。

欢庆元旦的鼓点声,在青春的校园里、在忙碌车间中、在广阔的乡村间,于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激昂回荡。

家中有学生的,必定要参加学校排练的节目,能够成为小演员,算是一件顶重要的事儿,孩子们兴奋的劲儿,能一直持续到节目表演结束的那一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出动,为孩子们呐喊助威。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人要准备6个节目。晚上睡熟了,胳膊还支棱着晃动,摁下去,又抬起来。

在乡村,人们把庆元旦俗称为过“阳历年”,但农村人没有放假的概念,也就不把它太当回事儿。早先,我也如他们一样。

妻子是一名教师,国庆节、元旦,她都要比平常多做几样菜,庆祝一番,我们全家受了影响,也慢慢开始过元旦了。

在中国,元旦作为节日,已是很久远了。宋代王安石有一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是新年首日景象,爆竹声响中,日头当空,家家户户摘下旧的桃符,再换上新的。“春风送暖”,冬去春回,由此可知,王安石所处之“元旦”日,大地已是欣欣向荣,和现在的“元旦”情形大不一样。

《晋书》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是最早关于元旦的文字记录。后来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文史资料足以证明,古时之“元旦”,并非我们嘴里所说的元旦,而是我们现在的农历春节。

夏历,中国人俗称农历,乃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经验之作。古时,人类都是依赖自然,靠天吃饭,气候变化左右着一年的耕作,丰收抑或歉收,关乎人们的生存、部落的兴衰。我们的祖先通过对天象的长期观测,依据粮食作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以契合农耕的时机。

“元”,说文解字释义:始也。即开端、起始之意。

历数九寒天,太阳北归,天气回暖,土地冰雪消融。万物由春发到夏荣,从秋收到冬藏,又从原点出发,始为“元”。故人也就把这一刻定义为“元旦”。

年是总结,是聚首,是给自己一年辛苦的回馈。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年就是一种张扬的红,这种红是惊天动地的。

中国人的过年,再浓的笔墨都不能写尽它的隆重。

贺岁的习俗是由来已久的。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诗《元正》:“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三国时曹植《元会》云:“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绘的是宫廷的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

前后数百年,即便国体动荡,战乱频起,贺岁习俗却未曾割断,足见深入民心。

南宋诗人陆游在《己酉元旦》中写道:“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墨冻尚写春联,可见对其的重视。

《荆楚岁时记》中是这样描述贺岁的: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完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

所有的食物,都是土地的馈赠,敬天敬地,感谢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各有其特殊含义。

我们现在祭祀先祖、书写春联、贴福字、舞龙灯,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及进行社火表演等欢庆活动。这种习俗因为在民间广泛流传,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自夏朝设立历法以来,无论怎样变化,迎春庆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寄托。

时空转换,古人所说的“元旦”这个词,已被调了位置。

中国人是很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每个节日各自有它特定的含义。吃什么,玩什么,如何庆祝,是根深蒂固的。春节吃饺子,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社火;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现在的元旦,不算中国人的独有节日,在传统的节俗文化中,没有自己的印记。

尽管阳历年的氛围远没有春节的浓烈,而在春的门楣即将开启之时,元旦,作为过去的一年总结和下一年谋划的交汇点,是新的开端。一元复始,擘画蓝图。

王安石那首《元日》,不正是他自己推行变法,除旧革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心情吗?

总把老曲换新词,悠久的黄河文化,已然跨越历史的长河,在祖国丰硕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华夏民族的历史根脉,孕育出崭新的时代价值。

北国青松风起,南疆椰林摇曳,东海波涛汹涌,西域雪原壮阔,祖国这个大舞台上,琴音袅袅,欢声笑语,一幅描摹华夏文化魅力的水墨长卷,正徐徐展开。<br>标题 : 元旦抒怀_散文_武青山<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后果后我买卖顺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