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故乡的石拱桥_散文_解先铭

2148 0
发表于 2025-1-5 09:34: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人生总会怀旧。每当回到故乡,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总会坐在家的茅屋前,朝着田野中间那座石拱桥看。这座石拱桥可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啊!怎能忘在我出生刚满一百天的时候,父母抱着我到石桥上游玩,接天地灵气,看古镇的自然风景、闻河床两岸的野花香、观清澈的流水;汲取山野树木、草叶香气;触摸吻河柳、禾苗的翠绿芳香,幼嫩肌肤的我笑得是天真可爱。父亲因为我乐笑而赋诗一首,只记得其中几句吧:"石拱桥你是我的希望/我的宝宝在你怀中笑/你是生命的摇篮/夕阳暖红的小舟…… "

很是遗憾,当我在四岁多时,父亲在教育工作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又因家庭成份高问题,被定为"地主右派分子。"曾吃了四年劳教饭。

从那时候起,我和弟弟妹妹成了无父的单亲儿女,常常坐在茅屋前看农人们赶着牛马走上石拱桥去山上田地劳作、驮牛粪、割草、砍柴、锄草、栽秧;看大人们在河中洗去一天劳作的汗水;看黄昏圆红的夕阳拖着血红色的长尾巴,扫着小桥上的尘埃;一会儿见阳光化成顽皮的少年,跃入河里游泳,与一群男孩儿打着水仗;瞬间,裸着一身水珠腾入河雾上,洒出金色的珠子滚落在谷穗上;于是,谷穗像个害羞的少女,摇摆着黄裙,羞涩地低下了脸蛋。这是我童年里观察最长最长的时间,眼睛眨巴眨巴的目送圆红的夕阳隐去。

童年,我曾和小伙伴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走上石桥,总要在桥上停留几分钟。吹吹口哨,清动嗓子,呼吸河风送来的晨空新鲜气:有农户各家的烟香气、野花野草树叶的芬芳气、河里游动的鱼腥气。石桥上哪里有节缝、整个石桥有多少块石头、石缝里长着什么草、开着什么野花朵,都能记得清楚。我更知道,每天傍晚,我把晚饭做好,走出家门,朝着小石桥上望着,无论是季节交替,酷寒雪雨,那小石桥总会有一条身影晃动,她就是我最心爱的母亲,瘦小精灵的身子,正顶着黄昏夕阳、或披着月光星斗、裹满雪花、举着青色雨伞,匆忙中从石桥上往家赶。

我永远知道,母亲,为了咱们一家五口人生活,长年奔走在离家二十多里的山路上,在一所村校教书。她知道是因丈夫的牵累,一个城市女人,吃尽苦头,历经磨练。从县城学校下调到镇上中心学校,屁股未坐稳,又被甩到边远山区村校教学。但她没被困难吓倒,倔强鼓足勇气,热爱教育事业,不怕环境差,勇敢去胜任工作。

她永远知道,山村里的孩子多渴望知识,山里的孩子宛如一朵朵山中野花,要园丁去发现呵护,精心打造育苗,就能开出最美最艳的花香来。为了給山里孩子传授知识,她总是星晨昏亮,摸着昏昏沉沉的山路奔走,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泥土又走,一心为山里孩子,因孩子们是她的心肝宝贝最疼爱的花朵,需要她呵护育苗成长。走在路上,满脑子在想:天热了要把教室里那几扇密封许久的窗打开了,让悠风吹进教室,给孩子清醒的头脑;冬天来了,该把那几扇窗封实了,保持室内温度,给孩子们有一个温暖的好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学习进步,为了不让差生拉全班后腿,她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差生补课,终于在学期考试中取得可喜成绩,她兴奋笑了。

为了给自己的子女不受阴影,安心学习,她每次开学,总是带着孩子们去报名读书。那时农村非常注重成份论,因丈夫的问题,常常被学校某些老师歧视,强行给孩子们在报名册上登记为"地主"或"地主右派分子。"她总坚持真理与其争辩,咱本人出身贪寒,儿女是我身上落下血肉,儿女是我养,为何成份不跟我挂呢?就是他们父亲犯死罪,也不能让孩子顶罪吧?母亲总是论理服人,我们从小学到初中,成份都是跟着母亲走。

父亲改造回到家乡务农,都是原有的老户人家。张家、李家、陈家、韦家、黄家,邻里都相处很好,总没有人拿父亲格外。又因他为人谦和,喜欢助人为乐,谁家大无小事,都尽力上前帮忙。又能写一手好毛笔字,每次过年,总是无尝上门义务写春联,深受百姓喜爱。

凡家本是和咱家是几辈人老亲戚。原住在几十里外的穷山里,因他家老上辈一凡氏姑妈嫁给咱老祖公,后来搬过来投靠咱家在村里落户。母亲常对我们说:你家祖祖辈辈人都是本份老实农民,诚实勤劳。因不会当家,长年生活拮据。自从老祖公讨得凡氏老祖太来,家室运转。凡氏祖太精明能干,会当家持家,从不乱花一分钱,穿的衣服裤子,总是补了又补穿,总是从节约打祘。是一分一厘积来的钱,置买了几十亩田地,修了七间像样的大瓦房,生活才渐渐富裕起来。后来,为买十亩土地,与邻村的杨财主打官司,因杨家人在衙门里做事,官司输了又赔了几百元大洋,家境又遂渐衰下来。你公公因此事生大病一场,想到是吃文化亏,没有人在朝中做事才输的。下了恒心送你父亲到外地求学。你父亲非常争气,勤学聪明,读到城里高中都是优等生。

解放后,他参加了教师工作,因文化水平高,有一套教学方法,又能写文章,常在刊物上发表许多文章,深得领导和同事崇爱。同时也遭到别人的嫉妒,惨遭迫害断送了大好前程。

每逢休息日母亲在家,总会听到一个十多岁的大男孩在我家屋外高声大叫:"打倒地主右派分子x x x "的声音。母亲开门走出去,看到的是凡家二小子正在门口大喊着,非常气愤地说:"来吧,进家里来打倒!"那凡家二小子一溜烟跑了。母亲为此事非常生气,直接到凡家给他父母说了,孩子不小了应好管教,不能跑来咱家乱呼吼叫,他虽然犯事,应有政府处理,不要给家里幼小儿女带来心灵里的压力。凡家二老听后狠狠教训儿子一顿,一直也没有后事发生。

随着父亲的问题得到平反落实,恢复了教育工作。凡家与我家又走好。村里的空气温和而平静,各家的炊烟又一块抱团在一起,同饮一口井水,你走我家,我来你家,亲如一家人。

离开家乡四十年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高速公路通进了村口,寨寨连通了硬化路,村里变了大样。整齐明亮的砖房,如春笋般的耸立,取代了那低矮的茅屋瓦房。村里通了电、建起了完小学校、医院、农家人活动的娱乐场所。我家的茅屋不见了,田野和石拱桥不见了,取代的是一整排高大宽敞的现代化厂房。古石桥已拓宽成钢筋混凝土的平板大桥,连接通往各乡村的硬化路,车辆在桥上穿流不息,人声鼎沸,热闹极了,早已改变了原有的面貌。

回到故乡,见到如此飞跃发展,更是感慨万千,是党的好政策,农村人富了起来。可石拱桥的影子,总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总是浮现,仿佛又呈现眼前。

石拱桥啊,你是镇乡魂之宝,记录岁月沧桑与变迁;是我生命中的摇篮,引航的明灯;是母亲长年奔走助力的驿站,盈满农家人通向外界的纽带希望。

我爱生我养我的故乡,更怀念那座见证家乡变化焕颜一新的石拱桥;更怀念河风吹来的黄昏夕红刻落在石拱桥上的烙印,和那圆圆红色的记忆,永远无法在心中抹去。<br>标题 : 故乡的石拱桥_散文_解先铭<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penguinzhuyun<br>
故乡的石拱桥_散文_解先铭
<br>
故乡的石拱桥_散文_解先铭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