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再看《我看<古垆岔看戏>》_文评_刘志勇/

2210 0
发表于 2025-1-5 11:2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薛吉中老师写了《古垆岔看戏》,意味悠长,情趣盎然。文友们积极留言评论。没想到薛主编慧眼独具,深思原文及文后留言,结合自身观感,进行二度创作,提出了真知灼见。看景之人复又成了人看的风景,这意味难免就更加悠长了。

我是今年五月份在机缘巧合下,有幸进入咱文苑大家庭的。欣喜之余,我首先声明是“提着小板凳来的”,持着学习的态度,甘当小学生。

所以对文友们的习作,我都仔细欣赏,由衷点赞,积极留言。希望能多沟通,勤交流,认可“每一次留言都是对作者的尊重和鼓励”的观点。认为这样做,才能促进大伙的共同提高。

不觉间七个月过去了,我欣赏着别人,也接受着文友的厚爱。对溢美之词,我一笑而过;对指出我缺点帮助我提高的文友,我诚挚感谢,认真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认为这样才够洒脱。

有什么呢?人生不就是当面说说别人,背后又被人说说吗?留言相当于把背后人说的话提到了当面,对自已來说,不更直接、直观吗?不更利于自我完善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文镜,可以知兴替。以文为镜,可以觅知己。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莎翁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此类推,曹雪芹也许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何耶?小说也好,诗歌也罢。只是给读者提供了“视角”或“看点”,送上了一个“话把儿”。因为既有万千读者,便会有千万种眼光。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孰轻孰重,谁对谁错。各有阅历,自然会莫衷一是。其实也正因有了这万千思想,才成就了世间的万千气象和万丈红尘。试想一下,朋友,难道不是吗?

“人人笑我半痴颠,我笑世人看不穿”!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如今已处“知天命”而奔“耳顺”之途,还有什么“看不穿”的呢?还有什么不能坦然接受的呢?

当然,纵然我再“有心”,也难免“无心”之过。

记得有位文友写了篇《哪个“思”更好》,说是有位朋友给他画了张肖像,署名《思》,同时晒出的还有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当然对读者来说,赫然入目的还有作者本人的压题照片,戴着墨镜。文中询问“哪个《思》更好”。

我积习难改,跃跃欲试,并提前声明自己对美学是门外汉,说得不对处切莫生气云云。

不料,歪打正着。自己一开始评论就跑偏了,说肖像画画得象不象,眼睛最有说服力,可惜被“墨镜”遮住了神韵。不觉间无奈了作者,拨乱反正地说:“烦劳看清楚,问哪个《思》更好,关戴墨镜啥事?”

嘿嘿,讪讪笑着,覆水难收,怪难为情的哈。在此只能深表歉意。

不说不笑不热闹。喜也一天,忧也一天。正过的今天是此生最年轻的一天。每天能和情趣相投的人在一块说文论道,不论男女老少,和谐一家亲,共喜同忧,黎明点击有盼头,红日高升有奔头,夕阳西下有劲头,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有感于薛主编《我看&lt;古垆岔看戏&gt;》,唠叨了这么多,也算是自已入群以来的感慨总结吧。再次感谢文友们的帮助和厚爱,同时,以后若有擦枪走火,说得不妥处还请多多担待。谢谢了!

2021.12.9.

作者:刘志勇,会计,工作之余喜欢文学,乐为最合适的词找到最恰当的位置,爱以文会友,多交流心得体会。<br>标题 : 再看《我看&lt;古垆岔看戏&gt;》_文评_刘志勇/<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啊歪歪哈坠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