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尚在睡眼惺忪之际,婆婆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两盒染发膏,轻声问道:“你帮我看看这颜色对不对?是不是直接抹上就行?”我强忍着困意,撑开沉重的眼皮,瞟了一眼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心不在焉地应了句:“嗯,应该可以。”
用过早餐后,路过卫生间,不经意间一瞥,婆婆站在镜子前,佝偻着身子,正在摆弄一瓶染发膏,眼神专注,准备染发。卫生间的灯光不算明亮,却也映衬得她头顶那几缕银丝越加明显。
我心头一紧,赶忙快步走进去说:“妈,我来帮您染吧。”她笑着摆摆手,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你去忙你的。”
我清楚,婆婆是不想麻烦我,可看着她略显笨拙却又认真的动作,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涩。婆婆一辈子忙碌,为家操劳,如今,连染个发都想着自己解决,不愿给儿女添一点负担。
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婆婆,她的那头银发在灯光下愈发明显。尽管一瓶染发膏的价格并不贵,可婆婆还是用得很珍惜,那个染发膏盒子看起来已经有些陈旧,估计之前已经用过好几次了,今天她挤出来放到盒子里的染发膏也只有星星点点。她从盒子里掏出配套的塑料围兜、耳套之类的物件,或许是因为着急,有两样东西不小心掉了下来。
这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一生要强的婆婆终究是越来越老了。而我作为儿媳,给予她的,除了日复一日的麻烦外,就只有寥寥几句浮于表面的关心话,很少有实实在在的分担,而一些细微之处更是难照顾到。
于是,我走上前,轻轻拿过婆婆手中的染发刷,笑着说:“让我来吧。以后想染就直接找我,别不好意思开口。”婆婆看着我,脸上露出一丝局促,微微点了点头。怕我一会儿手上染色,她一只手拿起小板凳,另一只手给我递手套,然后往外走,坐到了窗前那片明亮的地方。
我小心翼翼地给她戴好耳套,手端着染发膏,站在她身后,开始一点点地将染发膏涂抹在婆婆的头发上。思绪也在这一梳一抹间飘远,我不禁自问,有多久没有帮她染发了呢?上次好像是一年前,又似乎是两年前了,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模糊了记忆。如今,当我再次拨弄起她的头发,才惊觉那白发几乎占据了全部,不再是之前的丝丝缕缕。这意味着她需要染发的频率肯定很高,也许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她已经自己偷偷染过多次了吧。
问起之前在理发店办理的染发卡,她微微叹了口气说:“早就用完了,最近我又续了钱,不过感觉还是有点贵。”接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跟我聊起小区、老家的哪些阿姨也快七十了,可白发却很少,还一脸疑惑地问我是不是跟基因有关。之后,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我的公公身上。公公在世时,也是勤劳吃苦了半辈子,上了年纪白发却很少。如今,五年过去,我们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公公的早逝,曾经的悲痛与遗憾在岁月的沉淀下,也终于释怀,可以一同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
此刻,我们之间流淌的是染发膏的香味,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浓浓亲情。回想起这两年,不知为何忙碌奔波,加之手机不知不觉侵入生活,我们之间除了日常简单的交流对话,似乎很久没有这样好好地聊过天了。
看着原本刺眼的银丝逐渐被深色的染膏所覆盖,手中的梳子仔细地梳理着婆婆的一缕缕头发,我的心也像是在梳理着我们这些年来的婆媳关系。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进门随手乱扔的那些衣服,总是她默默地整理洗净;餐桌上那一道道饭菜,是她在菜市场一毛一毛地算计着买回来,烹制而成……日常柴米油盐,难免磕绊,更何况婆媳之间,但幸运的是,婆婆给了我很多的包容和理解,同样,我也换位思考,努力适应她的观念和习惯。
染发其实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婆婆还一直念叨着只染两鬓和头顶就行,不用太费工夫。何况我也并非专业人士,染出来的效果只勉强能够遮掩住白发而已。但我看到婆婆的嘴角还是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眼中虽有对新发色的期待和满意,可我知道,那目光中更多的是对儿媳和儿孙的爱与包容。我的心也被填得满满的,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与满足。
在这个平凡的早晨,一次简单的染发经历,让我与婆婆的心更加贴近,也让我真正懂得互相陪伴的力量。老人渴望的无非就是耐心的倾听,知晓自己正在被关爱、被重视。这样的陪伴与爱,也是生活中最温暖、最珍贵的底色,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支撑着我们走过漫长岁月。<br>标题 : 为婆婆染发_散文_薛丽娟<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啊歪歪哈坠<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