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我的三小件 三大件 大三件

2101 0
发表于 2025-1-6 17:28: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这里说的三小件、三大件、大三件是我要说的三样东西,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普通事物,是我经历新中国建立几十年生活消费的逐步变化,也是我们伟大祖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先说三小件

1954 年我刚从初师毕业当小学教师,每月工资是24 元。学生家里管饭每月 9 元,还剩余 15 元。除买些日用品外,当时特别想买的东西便是流行的三小件:雨鞋、雨伞、手电。因为在那个时代,到处是土路,尤其是下雨时,一出门就是泥地,穿布鞋一走,鞋粘在地上,脚后跟便出了鞋窝,不仅鞋湿透,脚和鞋有时还要分家,走起路来,举步艰辛。没有雨伞也不方便,那时人们穿的都是家里纺线织成的土布,手工缝衣,夏天一身单,冬天一身棉。衣服淋湿了,就要穿在身上暖干。至于手电筒,是夜间出行的照明工具,夜间上厕所,遇到必须走夜路,能给人照明提供方便。上班发工资后,我便陆陆续续置买齐了这三小件。现在来看真是微不足道,可在几十年前,小三件不仅是我的必需,也还是有身份的象征。

1954 年 10 月的一个星期六,是最令我难忘的日子。天下着蒙蒙细雨,我穿上雨鞋,打着雨伞,挎包里装上手电筒,踏着曲折泥泞的田间小道,斜脚踩着路滑的陡坡,翻越淌着混水的河沟,用了三小时行走三十余里,来到我的同学教学的地方,在她任教的学校,与她促膝谈心,互诉衷肠。那是一次今生永世难忘的互相交流心里话,更是一次互订终身的百年承诺。天色将暗,我欲返回时,她知心地送我两个饼加肉,知道我还要走几十里的泥泞路,预备我路上吃。当时,手捧那热乎乎散放着香味的饼子,顿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返程路上,我浑身都是劲,脚下生风,约走了两个小时天黑了。我吃了饼子,打开手电筒,淌水、过沟、爬坡,一小时后,终于安全回到学校。后来,我调到县城一完小,在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帮助下,我借了二十元,举行了我虽简单却永远难忘的婚礼。回想起那个“三小件”,就是我人生中的吉祥三宝。是它让我鸿运当头,吉星高照,居然在一无媒人、二无彩礼、三无酒宴的情况下,结了婚,成了家,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我的三小件 三大件 大三件
再说三大件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河津中学教书,工作转正工资也提高到了每月 50 元。工资高了,生活需求也要提高,五十年代的“三小件”明显落伍了。此时,生活必须更新为三大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在我当时工作的河津很时兴,也显得很高档。一辆自行车和一只手表需要 300 多元,相当我半年的工资。一部收音机需 100 元左右,等于两个月工资。但这三件都很必要,特别是自行车,因为学校离县城五里多路,妻子在郊区教小学,有自行车就方便多了。手表上课时离不了,那时课堂教学模式是五个步骤: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讲难释疑;练习巩固;总结反馈等。每个环节根据内容需求,要设定好时间。至于收音机,晚间备完课后要收听新闻及通讯报导,次日及时讲给学生。于是我就慢慢攒钱,用了两三年时间买齐了这三大件。特别是自行车,为了讲司马迁《史记》,曾约两位语文教师一同骑车直奔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祠拜访,行程 80 余里。当晚露宿韩城烈士陵园,与烈士灵魂同伴而眠。讲薛瑄《游龙门记》时,曾与一位老师骑车三十里到禹门口考察。对照图文寻找当年描写的山峰庙宇所在地,但均已被修筑候西铁路炸平作了桥墩。还骑着这辆自行车,奔赴万荣到同事家品尝当地用枣泥做的汤饭,也到黄村朋友家饱餐过粉条蒸猪肉。在那个乡间还无公路,交通很不发达的年代,有一辆自行车,走亲访友,不仅自己方便,在别人面前也很光彩。
我的三小件 三大件 大三件
最后说说大三件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从河津调回到了家乡平陆县。我已有四个孩子,是六口之家。妻子带四个孩子,在离县城 80 里的小山村教学。学校仅有三间土坯房,两间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娃娃的教室,一间是她的办公室兼宿舍。里面有个土炕,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而那时的我,和她相距三十多里另外一个山区乡镇中学教书。每个星期我们全家人在她那个学校团聚。一家六口人实在无法居住,只能在村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全家六口人挤在一个土炕上睡觉。没地方吃饭,只好蹲在地上。这时,我急需一个小桌,几个小凳,一张床,解决起码吃饭睡觉问题。我们夫妻俩工资每个月有90 多元。那时当地公社社员一家人辛苦干一年,有不少户年底还是欠款户,吃饭都是问题。相比而言,只要勒紧腰带,就能买起急需的家具。可是,那个年代县城没有专门卖家具的。

无奈,我就置办了一套木匠家伙,又托关系批指标,在县木材公司买了一根原木,求人用汽车拉回来,利用节假日自己动手解板做家具。先后做了一个吃饭用的小桌,还有两把小椅、两把大椅。新添了一张床和一对箱柜。粮食不够吃,就在村边开了一块荒地,夏秋两季能收获二百余斤粮食补贴家用。就这样自己动手,初步解决了吃饭、睡觉、放东西的基本需求。还有一个穿衣问题,那年代没有卖成衣的。穿衣要用布票到供销社买布自己做。布票不够用,衣服时常是冬改夏,夏改冬,老大衣服改了老二穿,老二衣服改了老三穿;大人衣服也是浑身补丁,这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需要买一台缝纫机。缝纫机更奇缺,又是托了熟人关系,算是“走后门”买回一台。至此,终于暂时解决了住房、吃饭、穿衣三大难题。
我的三小件 三大件 大三件
随着孩子长大,学校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这一大家人的住房问题又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于是,下定决心,倾其所有,筹措了500元在县城边上买了一座只有两孔土窑洞的破烂院。1980 年前后又在院内陆续盖了四间房。四个儿女先后都成了家,各自都有自己的住宅。我也由原来的土窑院搬进了两层四间的小楼房。这就彻底告别了“一间小屋低又暗,一炕睡六翻身难”的尴尬困境。

七十年代前后,我和妻子的工资十多年没有增加过,日子过的很艰辛,但我还是十分欣慰,因为教师的工资一直都能按时领到。

改革开放,国家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终结,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成为历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天天、一步步、一件件变成现实。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幸福指数不断增长。老百姓的日常所需不再是五十年代的三小件、六七十年代的三大件,而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楼房、汽车、家电的大三件。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回想我们伟大祖国走过的曲折发展历程,取得的伟大辉煌业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情澎湃,无比自豪。

祝愿我们伟大祖国越来越好。

注:文中的“我”,令狐天管

作者简介:令狐天管,1935年生,平陆县坡底乡贺峪沟村人。共产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毕业后,一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十余篇。出版《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书。1995年退休。
28332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