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吴振声与一碗白开水和两个泥塑娃(上)

2098 0
发表于 2025-1-6 17:41: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用一碗白开水来招待朋友或过路客人,这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不同寻常的是,我妻子倒的一碗白开水给过路的客人,却牵引出一件跨越36年,从千里之外送来两个泥塑娃的曲折故事……
吴振声与一碗白开水和两个泥塑娃(上)
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喝白开水和后来送泥塑娃礼品的人叫吴振声。是江苏无锡人。1962年他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肩扛行李,跋山涉水,告别山清水秀的江南名城无锡,来到黄土高原的山西,被派遣到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河津中学当教员。

1961 年我参加工作到河津中学教学。那年学校只招了一个高中班高七班。我任班主任,代语文课。第二年学校仍招一个班高八班。吴振声到了学校,代这个班的语文,仼班主任。印象里他高高的个子,细白的皮肤,戴着眼镜,说话时嘴角微微上翘,含笑中显得斯文又亲切。他非常敬业,教学十分尽心尽责。两节晚自习,能在教室里巡视三四次。晚上学生休息后,我多次碰到他去查宿舍,劝学生早点休息。1963 年我代的高七班升入高三,由老教师吉光三接任。吴振声代的高八班升入高二,由我接任。吴掁声又开始代当年新招来的高九班。

接替吴振声代高八班,我感到特别顺手。学生不但自觉遵守纪律,而且学习刻苦努力,勤奋钻研,学风好,班风正。自习时,教室里安安静静,四十五个学生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或看书,或做作业,或低头思考。这显然是吴振声在高一时就培育出来的良好学习风气。我代了一年,到高三时仍由吉光三老师接任。1965 年毕业时高考,这个班的成绩比以往七个毕业班都好,高校录取的人数也多。虽然具体数记不清了,但我深知这其中凝结了吴振声老师辛勤付出的心血。

吴振声为人直爽真诚,待人厚道友善。有一年春节过后,他从家里来,带了些自家蒸的年糕,给我送了一块,吃着甜甜的、糯糯的。在粮食匮乏的年代,我舍不得吃,好几次才吃完。他告诉我回家结婚了,女方是他童年时的同学,在徐州一家医院工作。说着嘴角微微翘起,年轻的脸上微笑里荡漾着满满的幸福。我祝贺他成就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成眷属的好姻缘。

在河津中学的那几年,正值“学雷锋甘当螺丝钉,做好本职工作”的大好时期。当时教研组的工作重点是改进课堂教学。学校经常组织听课,互帮互学,总结经验,以求改进。至今我仍忘不了我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那堂课。课后评议会上,别的老师都讲了我很多优点,而吴振声却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几处缺点,这让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没面子。后来仔细一回想,他真是说到了我的要害,古典文学的确是我的短板。于是,我买了《论语》《孟子》认真学习。这件事让我感到:为人坦诚讲实话,忠言逆耳利于行。吴振声直率而诚恳的批评,是多么的真挚而难能可贵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河津中学教学秩序井然,德、智、体、美各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谁也没料到,一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校。1968 年 9 月军宣队进校支左,把全体教师集中到学校的东小院,分组学习讨论,对照自己,人人“斗私批修”,个个检查“过关”。同时发动学生给教师贴大字报,组织“造反派”内查外调,深挖三代,寻找混进革命教师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我们语文组有两位老师遇到了麻烦,一位是吉光三,说他有“历史问题”,被逼得忍无可忍,喝了煤油***未遂。另一个就是吴振声,他的姐夫在香港经商,他因向姐夫讲了国内开展“学习雷峰”的话,便说他泄露机密,有“里通外国”之嫌。那时我在东小院被禁闭了一个多月才放了出来。那些被怀疑“有问题”未过关的教师,仍留在里边继续交代问题,包括吴振声。我出来没几天就离开了河津中学,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去了。

大约又过了十几天,听说他们都放了出来,可以到县城买些生活用品。从河津中学到县城有四五里路程,中间经过城北村。那时我妻子就在这个村里教小学。我从乡下回来,妻子给我叙说遇见吴振声的经过。

那天下课,妻站在校门口,看见去县城的路上走过来一个人,帽檐拉得很低,低着头走路。走到近处才看得清是吴振声老师。妻叫了一声“吴老师”,他才抬起头来,目光呆呆的。妻请他到学校里喝口水。并给他倒了一碗白开水。只见他面容憔悴,脸色灰暗,情绪很低落,喝着水仍不断地叹息,满肚子委屈却不敢说。妻理解他的苦闷心情,就安慰他:你是好人,不会有事的,要想开点,保护好身体,以后会好起来……

我称赞妻子这件事做得很好。人在落难的时候就应该帮一把,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能让人鼓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作者简介:
吴振声与一碗白开水和两个泥塑娃(上)
令狐天管,1935年生,平陆县坡底乡贺峪沟村人。共产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毕业后,一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十余篇。出版《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书。1995年退休。
28332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