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为了立幼子奚齐为太子,有意识地疏远三个年长的儿子,命令太子申生镇守位于今闻喜东部的曲沃城,命令重耳镇守邻近秦国的蒲城,命令夷吾镇守邻近狄国的屈城。
屈城在今吉县境内,没有争议。蒲城,一般记载都称在今隰县蒲县一带。但晋献公明确说过:
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
位于黄河岸边的隰县蒲县,在当时并不是秦晋两国的边境,反倒是晋狄边境,所以不可能是重耳镇守的蒲城。
又有人说蒲城就是后来的蒲坂、蒲州,在今永济境内黄河边。但当时晋国占有河西之地,蒲坂并不是边境,而是内地。
我以为,重耳镇守的蒲城,实际上在今陕西的蒲城县。蒲城县在晋献公时已经纳入晋地,晋献公曾设北徵邑。后代行郡县制,设县名曰重泉。北魏时改名南白水县,西魏时改名为蒲城县。而改名蒲城的原因,是因为县城东边有一座古蒲城遗址,当时叫蒲实村,后世名叫蒲石村。
重耳镇守蒲城是防秦的,应该就在秦晋边境不远。现在蒲城县蒲石村的地方,应该就是古蒲城所在。
晋献公十二年,骊姬生奚齐,晋献公有意另立太子,所以说了前边那番话。但当时申生、重耳、夷吾年纪都还太小,不可能立即去封地生活。重耳镇蒲城,可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