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一杆旗”地里苦与乐_散文_张俊英

2125 0
发表于 2025-1-10 10:59: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实行土地承包制那年,我家在南沟边分了一块酷似梯形的地,地面高低不平,但有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一杆旗”。虽然是一块烂地,好处是离家近,用不了几分钟就走到了地头。我和老伴那时三十多岁,认准一个理,只要撅起屁股好好干,不愁长不出好庄稼来。我们拉上平车,扛上铁锨,起早贪黑铆劲干,铲除了杂草、灌木,垒高了堰边,整平了地面,施上粪土,在地里种上棉花。经过老伴精心管理,亩产皮棉近一百斤,我们用所卖的钱当年就还清了盖房的欠款。本队的永祥爸说:“这媳妇把苦下咂啦,我无论什么时候走地,她都在地里。”辛苦归辛苦,但我们卖棉花数钱那会儿,甭提多高兴。

1987年县上发展栽果树,我们在这块地里栽上富士苹果苗。但果树离不开水,当时村里仅西门口有一眼深井,需把水先抽到烧瓦窑的水池,再用水泵顺着买来的四五百米的塑料管抽到地里。打农药用的是手压喷雾器,打一次药身上像泥人似的。还有环剥、疏花、疏果、套袋、修剪、施肥等多道工序,虽然麻烦辛苦,总比种其他作物收益高。那年果子卖了两万元,钱装在口袋里还没有捂热,村里的信贷员就上门说:“听说你家的果子卖了,把钱存了吧。”老伴也说:“快存了吧,咱现在也不急用。”一会儿工夫就办妥了手续,算是我家在银行有了第一笔存款。

2022年,果树进入了衰老期,失去了存在价值,只得把果树挖了,再在地里种什么,我们拿不定主意,后来想起在这块地里种上小麦。第二年清明时节,麦苗长得齐刷刷、绿油油,邻居说:“今年逮住啦,一亩起码能产一千斤。”趁一家人都在,我们给地里的麦苗喷洒了微肥和农药,拔去了田间的杂草。过了二十多天,家里二弟打来电话说:“地里的西虫(麻雀)多得不行,不管就吃光了。”我和老伴急忙收拾行李回村,想了很多办法,每天不知往地里跑了多少回,但收效甚微。我无可奈何坐在地头的杏树下,在手机上写了一首打油诗——《麦田有感》

五月里,麦儿黄,小雀老鸦猖了狂。心急火燎赶回乡,鸟口夺食要保粮。扎草人,挂彩帐,甩鞭子,铁锣响。雀儿虽小鬼得很,处处和人捉迷藏。你在东,它西往,瞧见无人就哄抢。世上事儿难完美,尽心尽力不后悔。

过了“小满”节气,麦子逐渐成熟,麦粒硬了鸟儿也不再吃,飞到别处去了。这时又要“龙口夺食”,只怕下雨,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有一天听说村里来了一台收割机,我急忙找人去联系,收割机进了地,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用三轮车把来之不易的粮食拉回家,一看足有两千斤,够一家人吃一年。家人们围着粮堆,捧着金黄色的麦粒,心里乐开了花。<br>标题 : “一杆旗”地里苦与乐_散文_张俊英<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哲911
28362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