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新城往事] 清河中学——我的高中时光 (1)

2075 0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1973年末,我在稷王山下东王七制校上初二,面临初中毕业,高中考试。时年,我虚岁16。
清河中学——我的高中时光 (1)
一天,清河高中几位老师来到我们东王学校,进行高中录取考试。说是要改变一往的考试办法,实行文化课考试加推荐。

这天晚上,学校五六个教室灯火通明。清河中学的老师分几个组,分别对我们七年级30几个同学进行文化课考试。

老师们没有发试卷,只是在黑板前提问式答题。一个组大概六七个同学,拉开距离坐好。点谁的名,谁站起来回答问题。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五门课程。需要在黑板上板述的就上去,不需要的就站着回答。监考老师不时地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同学们的考试情况。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同学们认真作答。一个老师提问,一个同学回答,其余的同学等待观看。没有作弊现象,没有舞弊形为。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一目了然。

其次是推荐,就是村委组成评委,看同学们的家庭成分和主要社会关系如何。有的平时是班里的尖子生,好学生,只要家庭成分或社会关系有问题,统统一律刷下来。一些平时还是差等生,只要家庭成分好,也能被推荐上。班里有个烂学生,家庭贫农成分,他奶是有名的“母老虎”,在村委会大吵大闹,非要让她孙子上高中不行。这就应了那句话:“鬼怕恶人”,最后也推荐上了。

其实,那时文化课考试就是走个过程,做个参考,主要靠推荐。我们这些被考生的命运,就攥在这些推荐人的手里。

那年,我有幸被推荐上了,和我一起上了高中的有9个同学。

1974年春节刚过,我接到了清河中学录取通知书。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欣喜万分,笑意盎然。妈给我缝了一床新被褥,新买了一套洗漱用品和学习用具。

开学的前一天,下了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一天一夜。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我约了几个同学,一块去学校。妈给我装了一个星期的火食费和零花钱。我骑着家里那辆旧式“白山”牌自行车,在车子后绑好被褥和洗漱用品。把一个爸用过的提包挂到车子把上。提包里装了几个妈前天烙的玉米面油饼和几个玉米和小麦两样面粉摻和蒸的馒头。我在身上背了一个挎包,装了一些初中用的主课书本和学习用具。我上身穿了件爸曾经穿过的中山服,虽然洗的发白,看上也还时尚大气,口袋别一杆“英雄”牌钢笔。蓝色的良裤子和一双半新旧解放鞋。身着装束也算这几个同学中的娇娇者。

我们村离清河中学直线距离也有十五六里,要是道路好走,骑车去得三四十分钟。可是雨后道路不太好走,我们还是吃过早饭走的,如果一早走更不好走了。我们骑骑,下来用柴棍抠抠泥,下午两点多才进了清河村。主街泥泞难走,我们几个同学不知用坏了多少根硬棍,自行车前后护泥板和两条车带堵的厉害,没走几步就糊实了,我们没办法,只得用两只胳膊用劲往前硬推。一里多路程,就用了一个多小时。

学校坐北向南,门口一个长坡,直通校门。绿色铁皮大门,两边各一个小门。上方“清河中学”四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两边几面彩旗迎风招展,“欢迎新同学,走进新校园”一条横标映入眼帘。学校高音喇叭正播放着《校园的早晨》歌曲:“沿着学校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青春的少男少女,三三两两,火一般的兴奋和激情涌入校园,走进了知识的海洋……

作者:段连生,男,66岁中共党员 , 稷山县水利局退休职工。曾任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水保站长,曾在新闻媒体发表过许多新闻稿件,评为广播电视台模范通讯员。
28454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