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明探源] 运城市夏朝考古的第一次收获

2215 0
发表于 2025-2-25 18:12: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所谓夏朝考古,又称“探索夏文化”考古,是指传统上古史体系被拆散后,寻找夏朝都城陵墓和其他夏人遗迹遗物的现代田野考古工作,一般认为它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因为运城市位于历史上夏王朝中心区域,所以,有过一系列涉及夏朝考古的田野工作。

第一个例子:1926年3月4日,李济和袁复礼进入今运城市范围开展考古调查,工作持续到3月26日。调查工作包括:

查访绛州“各式各样的古董铺子”,以期获得当地出土古物的种类概念。

“四天工夫在中条山往复穿行”,因为关于舜帝和夏代的一些古老传说都集中在这座山脉四周。

寻访并到达安邑县舜帝陵墓,未给出结论。

调查夏县大禹庙、夏后氏陵(夏代帝王陵墓),以及夏朝大臣(关龙逄)墓;调查禹王城以及禹王城东北西阴村遗址,并采集了86片陶片。夏县调查结果,对于夏后氏陵,“无法肯定这些是或者不是真正的陵墓”。

此外还调查了部分碑碣石刻。

1927年公布了这次考古调查简报的英文稿(1983年中文翻译稿发表)。
 
1926年10月15日至12月初,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李济和袁复礼主持了发掘了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选择西阴村遗址,“部分地也是由于它的位置正处在传说中的夏王朝---中国历史的开创中心---的王都地区的中心”。这次发掘的部分收获:

体积数量庞大的陶片(约10万片)、大量的骨头和石器。“发现一个半割的、丝似的半个蚕茧”,“腐坏了一半”,仍旧发光”。所有这些物品共装了“76只各重40公斤左右的箱子”,最后全部运到北平清华园。

西阴村发掘的第二年,公布了中文本的考古发掘报告。因为没有发现金属器和文字,西阴村遗址被归类为史前遗址[1]。
----------------
[1]、李济:《中国早期文明》,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1---163页;所引内容出自《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三篇文章,具体参见115---119页、127页、132页、138页、148—150页。文中记载,西阴村遗址是在“寻访夏代帝王陵墓的途中发现的”。
28487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