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明探源] 运城市夏朝考古四次较大规模的地面踏察二里头文化遗址12处

437 0
发表于 昨天 18: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1959—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围绕着探索夏文化的学术任务,为了摸清晋南古文化的面貌”,在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涑水流域、汾河下游(临汾以南)及浍河流域,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地面踏察[1],采集了众多陶器、石器和骨器标本。

运城市的调查结果:芮城、永济、临猗、运城县(今盐湖区)、夏县、闻喜、绛县、新绛、稷山和河津等十个县市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文化遗址(含古城址、古墓葬)共139处。其中,闻喜15处,夏县25处,运城县23处,临猗6处,永济11处,芮城12处,新绛19处,稷山10处,绛县12处,河津6处。其中,二里头文化遗址12处,包括著名的夏县东下冯遗址[2]。二里头文化被很多学者认为属于夏朝人的遗存。

1963年调查结束后,1973、1977、1980和1982年又进行了多次补充调查和重点复查,1989年调查报告公开出版。参加这次大规模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出版的专业人员,先后有20多人,时间跨度近三十年。它奠定了运城市史前和夏商周考古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探索夏文化”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执笔者:张岱海、张彦煌、高炜、徐殿魁):《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六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51页。
[2]、各县区遗址数和二里头文化遗址数,依据原报告分类统计而成。
28487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