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运城市夏朝考古四次较大规模的地面踏察二里头文化遗址12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明探源]
运城市夏朝考古四次较大规模的地面踏察二里头文化遗址12处
437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昨天 18: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1959—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围绕着探索夏文化的学术任务,为了摸清晋南古文化的面貌”,在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涑水流域、汾河下游(临汾以南)及浍河流域,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地面踏察[1],采集了众多陶器、石器和骨器标本。
运城市的调查结果:芮城、永济、临猗、运城县(今盐湖区)、夏县、闻喜、绛县、新绛、稷山和河津等十个县市发现新石器时代
至汉代古文化遗址(含古城址、古墓葬)共139处
。其中,闻喜15处,夏县25处,运城县23处,临猗6处,永济11处,芮城12处,新绛19处,稷山10处,绛县12处,河津6处。其中,二里头文化遗址12处,包括著名的夏县东下冯遗址[2]。
二里头文化被很多学者认为属于夏朝人的遗存。
1963年调查结束后,1973、1977、1980和1982年又进行了多次补充调查和重点复查,1989年调查报告公开出版。参加这次大规模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出版的专业人员,先后有20多人,时间跨度近三十年。它奠定了运城市史前和夏商周考古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探索夏文化”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执笔者:张岱海、张彦煌、高炜、徐殿魁):《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六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51页。
[2]、各县区遗址数和二里头文化遗址数,依据原报告分类统计而成。
夏朝考古
,
地面踏察
,
二里头文化
,
文化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什么文物
•
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
•
“堆云洞” 完成省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标志竖立工作
•
钱耀鹏西阴论坛论“二里头文化、夏文化与'中国'形成标志”
•
栾丰实西阴论坛论“二里头文化、'夷夏东西'二元新格局”
•
李济一行的考古调查与发掘_运城市夏朝考古
•
光村文化遗址见证历史
•
运城市夏朝考古的第一次收获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786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