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嵊州独秀山的卫夫人文化园,晨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卫夫人的雕像静静矗立,仿若仍沉浸在书法的神韵世界里,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弥漫着千年前的墨香。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光影摇曳间,一位身着现代服饰的男子出现在雕像前。此人正是来自千年之后、夏县文联主席薛会兵,他带着对古代书法大家的崇敬与探索家乡文化根源的使命,跨越时空而来。
薛会兵(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个礼):“卫夫人,晚辈薛会兵,来自公元 2025 年的夏县,冒昧前来打扰。今日,能站在您曾驻足的土地上,与您进行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实乃晚辈一生之荣幸。”
卫夫人(雕像仿佛有了生命,她的目光缓缓聚焦,眼中透着惊讶与疑惑):“汝是何人?来自千年之后?夏县……那是吾心心念念的故乡啊,这般遥远的时空跨越,究竟是何种神奇之力?”
薛会兵(面带微笑,耐心解释):“夫人,在后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虽尚未能真正掌控时空穿梭,却凭借对历史的敬仰、对您的追思,让晚辈仿若来到您身边。如今的夏县,早已不是您记忆中的模样,却始终传承着您留下的书法火种。
卫夫人(目光中流露出一丝眷恋,望向远方):“吾自年少离乡,在外漂泊多年,心中对夏县的山水、亲人和儿时习字的场景始终难以忘怀。彼时,夏县文风昌盛,邻里孩童皆以识字、习书为乐,吾亦在长辈教导下,开启书法之路。不知如今,夏县可还留存往昔的崇文之风?”
薛会兵(微微侧身,指向远方):“夫人放心,崇文尚艺之风在夏县从未断绝。如今的夏县,不仅是发展的沃土,更是文化的厚土。孩童们自幼便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学写横竖撇捺,传承着您开创的卫氏书风。学校里也专门开设书法课程,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卫夫人(面露欣慰之色):“听闻此言,吾心甚慰。想当年,吾在书法之路上摸索前行,受诸多前辈启发,方有所成。如今看到故乡后辈如此勤勉向学,定是代代传承,未让书法这门技艺蒙尘。”
薛会兵(点头称是,接着说道):“不仅如此,夏县每两年都会举办卫夫人书法艺术周和其他文化活动,汇聚各地书法名家与爱好者,大家齐聚一堂,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您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奉为经典,反复临摹、研究,人们试图从您的笔触中探寻书法的真谛。”
卫夫人(感慨万千):“时光流转,书法竟有这般盛景。吾不过是随心而书,将对天地自然、人生百态的感悟融入笔墨,未曾想能成为后世楷模。”
薛会兵(眼神专注,望向卫夫人):“夫人,您的书法造诣高深,笔法精妙绝伦,尤其是您所创的‘簪花小楷’,字体娟秀、灵动,如春日繁花,美不胜收,为后世无数女子学书之典范,更开启了楷书的新篇。晚辈斗胆请教,您是如何练就这般超凡技艺的?”
卫夫人(陷入回忆,缓缓说道):“吾幼时习字,起初不过是依样画葫芦,临摹前人字帖。但时日一久,便觉拘泥于此难以突破。于是,吾常走出书斋,游历山川,观察自然界万物形态。看那高山巍峨,有雄浑之势;流水潺潺,具灵动之姿。吾将这些感悟融入笔锋,字体便渐渐有了生气。再者,书法亦是心境的映照,喜乐哀愁、平和激昂,皆能从笔画粗细、疏密中体现。汝等后世学书,切不可只重形似,更要追求神似,以心驭笔。”
薛会兵(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夫人所言极是,后世学书之人谨遵教诲。如今,在传承古人笔法基础上,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探索与尝试。有的书法家借助现代科技,将书法与动画、多媒体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还有人将书法融入生活日用品设计,让书法元素随处可见,使更多人了解、喜爱书法。不知夫人对此有何看法?”
卫夫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科技与书法结合?听起来颇为新奇。只要能守住书法之本源,不使其流于粗俗的娱乐,倒也不失为传承推广之举。书法本就源于生活,若能回归生活,让更多人亲近,亦是好事。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对笔法的锤炼、对意境的营造,始终是书法的核心,万不可舍本逐末。”
薛会兵(连忙应和):“夫人教诲,晚辈铭记于心。当下,还有许多学者深入研究您的书法理论,像您提出的‘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为后世书法家把握字体力度、筋骨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从书法美学、人体力学等诸多角度剖析,力求还原您创作时的精妙构思。”
卫夫人(微笑点头):“未曾想后世如此用心,吾不过是将习书心得随口道出,能助后人精进技艺,亦是幸事。望他们继续钻研,莫让书法精髓失传。”
薛会兵(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夫人,说起传承,就不得不提您与王羲之的师徒佳话。您独具慧眼,发掘了年少的羲之,悉心教导,为他日后成为一代书圣奠定了坚实基础。能否与晚辈分享一下,当时您是如何教导羲之的?”
卫夫人(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羲之这孩子,天赋极高,且勤奋好学,初见他时,便觉与众不同。吾教导他,与教导其他弟子无异,皆是从基础笔法开始,一笔一划,务求扎实。但吾更注重引导他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如观鹅游水,鹅颈的弯曲、脚掌的划动,皆可化为书法的线条与节奏。同时,培养他的心性,书法之道,急躁不得,需沉心静气,方能成就佳作。”
薛会兵(想象着当年的场景,不禁赞叹):“如此言传身教,难怪羲之先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在夏县,也有许多书法老师以您为榜样,传承师道。他们不仅传授书法技能,更注重学生品德、审美与创造力培养,希望培育出更多如羲之先生般的书法人才。”
卫夫人(欣慰地看着薛会兵):“看到师道传承有序,吾深感欣慰。教育乃文化传承之根基,愿后世教师不忘初心,为书法传承注入活力。
薛会兵(神情变得庄重起来):“夫人,任职文联三年以来,晚辈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如今,虽然书法在夏县繁荣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晚辈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守护和传承家乡的书法文化,您有何高见?”
卫夫人(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文化传承之路,从来都非坦途。要走出去请进来,守正创新,结合实际,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书法文化。再者,要加强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其展现出多元魅力,吸引更多目光。”
薛会兵(茅塞顿开,连连点头):“夫人所言,让晚辈豁然开朗。晚辈定将这些建议付诸实践,携手全县文艺工作者,守护好夏县这方书法文化的净土,让夫人的精神与作品永远熠熠生辉。”
卫夫人(微笑着鼓励):“吾相信汝等有能力、有决心做好此事。夏县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望汝等传承下去,让后世子孙都能领略书法之美,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薛会兵(再次深深行礼):“夫人,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晚辈受益匪浅。晚辈定不负夫人所托,将书法文化传承的使命扛在肩上,砥砺前行。愿夫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安息,您的光芒将永远照耀夏县大地。”
卫夫人(目光温和,身影渐渐虚化):“去吧,孩子,记住今日之言,让书法的火种永不熄灭……”
随着卫夫人的身影消失,薛会兵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程。他知道,这场对话不仅是一次交流,更是一场责任的交接,他将用责任守护和传承卫夫人留下的书法瑰宝,让夏县的书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禹都笑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