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奭,柳宗元高伯祖柳奭(shì)(?-659年)是唐朝宰相、外戚,柳宗元高伯祖:
家族背景
出身于河东柳氏,是北周尚书左仆射柳庆曾孙,祖父柳旦为隋朝太常少卿,叔父柳亨曾加入瓦岗军,后归降唐朝,累迁至邛州刺史。父亲柳则曾任左卫骑曹参军,出使高句丽时病逝。妹妹柳氏是王皇后之母,封魏国夫人。
生平经历
早期为官: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贞观十七年,因是太子妃王氏的舅父,被擢升为兵部侍郎。贞观二十三年,太子李治继位,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
拜相任职:永徽二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升任中书令并监修国史。他曾建议王皇后收养高宗庶长子李忠,后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
被贬遇害:王皇后失宠后,柳奭自请辞去相位,罢为吏部尚书。王皇后被废后,柳奭历贬遂州刺史、荣州刺史、象州刺史。显庆四年,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将柳奭牵连在内,唐高宗将柳奭处死,家产抄没,近支亲属全部被发配岭南为奴婢。
平反昭雪: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下诏为柳奭平反。
诏令归葬:《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三十七》记载,开元元年(713年),柳奭的堂侄孙柳涣上疏皇帝,请求“愿许伯祖归葬,孤孙北迁”,于是皇帝下诏让柳奭的曾孙柳无忝护送柳奭柩归乡里,由官府供给办理丧事所需的财物。
墓葬归属:据史料记载和当地传说,柳奭墓在夏县胡张乡的柳村。清乾隆六十年的《柳宰相墓记》碑以及柳氏后人珍藏的相关资料等都能作为一定的佐证,说明夏县柳村是柳奭归葬之地。
后裔聚居:柳奭的后裔在夏县柳村聚居,当地有柳氏祠堂等相关文化遗迹,并且在历史上柳氏后裔在夏县受到过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每年清明节可拿牌位到县衙领祭奠供品等,这些都显示出柳奭家族在夏县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