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乡村笔记] 东浒言话,苇席买卖中的“隐语”

2195 0
发表于 2025-3-4 18:3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在祖辈居住的村庄里,我的乡亲犁着那块地,趟着那条河,编织叫卖着苇席,走过一个个晨昏交替的光阴。风吹岁月,人终老去,唯一不变的是那世代相袭的乡音,尤其是那诙谐睿智的东浒言话了。言话来自生活,来自对外的苇席买卖交易,在明朝中叶就已经盛行了。先辈们使用外人不懂的语言一一“言话”,亦称“隐语”,相互沟通行情,捕捉商机,确定成交与否。

言话,以一百多个单词为核心构词材料,通过它们彼此之间的组合,或者同当地方言词语的搭配,来表达日常交际中各种有关事物、动作、性状和数量等概念。言话用词主要是实词,而且名词为居多,动词、形容词次之,数词最少,仅有九个。

言话的构词方式,主要采用借用构词、修辞构词和当地民众自己创造的新词。修辞构词包括:比喻、借代、婉曲式、摹绘式、释义式、引用式等,经过积累、提炼、归纳、约定成俗,浅显易懂,形象具体,富含情趣哲理,干百年口口相传。

缘何称为“言话”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言”:“讲、说。”可见这正与“言话”口头相传的特征相吻合,故有此称呼。

它是生动鲜活的文字符码,带着清新淳朴的田园风格,跃动着先祖们智慧的脉搏,传递着“崇义气、赢商利、求人和”的行业谋略和道德操守。

也许我的先祖不懂得何为商道,但娴熟地运用言话来服务民生、富家足业,也算是晋商的创新了。承继先祖的基因,而今的东浒人,讲着自己的言话,演绎着自己的快乐,方便着别人的生活,在运城方圆,乃至更远,只要有村庄的地方,总能听到东浒人做买卖那特有的吆喝声……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