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物名片:铜佛坐像;出生时间:明代;尺寸:通高82厘米、底座55厘米;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在盐湖区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尊明代铜佛坐像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佛教艺术的精品,它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展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艺术造诣,气韵生动,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沉稳的智者。
这尊铜佛坐像通高82厘米、底座达55厘米,是盐湖区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其高度与底座的尺寸比例协调,使得整尊佛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感觉。佛像丰额广颐,宽阔的额头和圆润的脸颊,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质。螺发大耳是其显著特征,螺发排列规整,每一个螺髻都雕刻精细,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工匠在雕琢时的专注。大耳垂肩,不仅符合佛教造像的传统规制,更增添了佛像的庄严感。
身披通肩外衣的佛像袒腹,这种服饰风格在明代佛教造像中较为常见。通肩外衣自然下垂,线条流畅,体现出衣物的质感。外衣领和下着的裙装边都装饰着缠枝莲花纹,十分精美。缠枝莲花纹作为佛教艺术中的图案,寓意着纯洁、美好与吉祥,其连绵不断的线条,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延续。工匠们细腻的雕刻手法,将细节之处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他们精湛的技艺所感叹。
佛像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这是佛教修行者进入禅定状态的姿势。结跏趺坐有助于修行者集中精神,排除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双手施禅定印,姿态自然而优雅,仿佛在默默传递着佛法的智慧与力量。佛像面容丰满,似在俯瞰世间万物,又似在为众生的苦难而慈悲;体态自然,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仿佛不是铜铸之物,而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在禅定之中。
作为明代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这尊铜佛坐像融合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无论是佛像的整体造型,还是细节之处的刻画,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它为我们了解明代的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及铸造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岁月的长河中,这尊明代铜佛坐像历经风雨,却依旧保持着庄严与宁静。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现代人能够穿越时空,领略明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韩立/图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