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回忆我村李竹梅

2204 0
发表于 2025-3-6 17:4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白珍珠小杨村老院旧址
回忆我村李竹梅
  在网上看到家人的讣告,李竹梅去世了。
回忆我村李竹梅
  李竹梅和我一个村里的。村里只有一个小学,于是我们是小学同学。

  我们并不一个班级。她比我大几岁。本来不在一个班不会熟悉,李竹梅是个例外。少年的李竹梅在学校非常惹人注意,老师同学都爱见。小女孩活泼可爱,整天唱啊跳的。他会说普通
话,说得好。声调最标准,那叫一个好听。她说,“毛主席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每一个字都是北京腔调。我们这些说土话的小子,眼气地跟着。老师让她教我们,我们也学不来那个标准的北京音。他还会唱歌,唱得好听。老师教的歌,她很快学会了,再教给我们。在学校她整天蹦蹦跳跳地唱,说普通话,朗诵诗。我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叫做《歌唱太行山》
——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

  哗啦啦的流水绕山湾。

  勤劳的人民多勇敢,

  战胜敌人和大自然嗨哟。

  小孩子家没心没肺,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大一点,我们才知道,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地主。她那时叫家庭出身不好,她是地主的女儿。

  李竹梅的父亲李春秀,蒋阎时代当过我们村的村长。解放初被逮捕,死在监狱里。她母亲娘家是小杨村的,嫁到李家以后,开一个沽衣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翻新皮袄的。李家在村里有36亩地。土改时评定成分,李家是地主。

  父亲去世,母亲成了地主婆。李竹梅是妥妥的地主女儿。

  从小学毕业,到城里上中学,再到离开故乡外地工作,我一直再也没有见过李竹梅,也不知她后来怎么样了。等到我再见李竹梅,已经是几十年以后。李竹梅已经是70岁上下的老人。

  这一切都来自一桩社会调查。大约十多年前吧,我找到了我们村里积存的早年档案,从四清到文革结束,记载了这些政治运动在乡村的情形。其中有一份斗垮地主分子白珍珠的总结报
告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当时的四清工作队向县委的报告,有3000多字,详细记录了发动群众斗垮阶级敌人的全过程。档案还有其他文件,有揭发检举,有大会记录,有斗争发言等
等。这一份当年运动的个案,我很珍视,我要追索一下这一家乡亲的过往和现在,我要找到他们的后人。
回忆我村李竹梅
  白珍珠老屋,已废

  高头村年纪大一些的,谁不知道当年的白珍珠?一问,你寻白珍珠啊?她死了有些年了。她有个女儿嫁在邻村,有儿有女的,好找。

  我就这样找到了李竹梅。

  李竹梅,白珍珠的女儿。嫁在我们相邻的南岳村,两个村子挨着。

  李竹梅一家在运城一家酒店约我见面。他的儿子女儿,我们坐了一桌。

  李竹梅的男人梁前生也来了,我家住高头村北头,走到南岳也就一二百步。很多家户都熟悉的。南岳村,姓梁的多。

  几十年后见面,只有感叹。那个蹦蹦跳跳唱着太行山的小姑娘,我提起歌儿依然会唱,只是转眼间古稀之年了。

  李竹梅为什么嫁了梁前生?听她说,他是富农成分,我们谁也不嫌弃谁么!那年月,贫下中农谁要我?

  李竹梅从找对象到嫁人,再到生养孩子那几年,正是狠抓阶级斗争的十几年。一张桌子说起过往,那些难忘的日子,我们说着说着,有时就沉默,静了下来。那些不忍再揭开的伤痛,
在心里隐藏,遇到倾诉机会,今天,她不想再压抑。

        1964年四清,白珍珠是全村有名的斗争对象。这个反动的地主婆,当时最主要的罪行就是“反攻倒算”。看档案记载,白珍珠的罪行有那么几条,土改时平分院落,她家和一家贫农
同住一个场院,她在院子中间打一排土墙,影响另一家出入。夯打那一排土墙时,那一家贫农的小孩爬上墙玩土,遭到李竹梅叱骂。还有院子里一口水井,井轱辘井绳本来是伙用的,
白珍珠说是她家的。还有,她家有一辆干农活的小平车,别的社员借用,她要人家出公分。李竹梅和别人伙用,小平车挣一个人的公分。这些现如今看起来,都不过是一些邻里纠纷,
鸡毛蒜皮。但是社教运动就是要小题大做,把生活琐事一律放大成为阶级斗争。于是白家这些作为,便成了阶级压迫和剥削成性。好家伙,解放多年了,地主分子还骑在我们头上作威
作福,这是谁家的江山?这样下去,我们岂不是又要回到血淋淋的旧社会?运动结束以后,白珍珠又一次牢牢地戴上了地主分子的帽子。把一些小矛盾小纠纷都上纲到大是大非,阶级
斗争,用放大镜放大农村底层生活的矛盾斗争,强行赋予对敌斗争的凶险意义,这是当时四清工作队的使命,当时的政治时髦。

  一个孤身老婆婆,家里已经让民兵抄过多少遍,稍微像样的器物什么也没有留下。地主分子要随时接受斗争,家里糊好了一顶尖锥的纸帽子,一听喇叭呼叫,立刻自觉戴好纸帽子上大
会。

  李竹梅的女儿,小时候曾经给外祖母做过伴儿,从小见证过一家人的卑贱。一旦来了运动,四类分子集合,民兵把他们驱赶到大队部。在这里,要排队,训练,齐步走。立正!稍息!
一排地富分子,里面有一双尖尖的小脚,随着口令立正稍息。一个小脚女人,能站稳都不容易。偏要你伸出收回,狞笑着欣赏一个人的丑陋。这要多么心毒,才能想出这样折磨人的主
意。
回忆我村李竹梅
和李竹梅一家攀谈,右二李竹梅

  李竹梅生第一个孩子,按照当地的习惯,她要回娘家坐月子。伺候一个小胎娃,整天屎布尿布,涮洗了要倒进茅坑里去。在集体化时代,社员的茅粪是按量记工分的。有些奸猾的人,
就时常往茅坑里灌水。大队要打击茅坑灌水,于是抓了李竹梅母女做样子。大队派人从李家取了两个尿罐的茅粪,作为样本,摆在大队门口展览。还有好事者提供了化验,证明清水占
比75/100,茅粪只占25/100。这个罪行,当然就是稀释农业社茅粪含量,破坏生产。李竹梅气愤地问我,这又是屎又是尿的,你让我往哪里倒?

  面对李竹梅的悲愤,我无法解释。这不是讲什么道理能说通的。按说,李春秀早死,白珍珠是填房,这样的地主婆,解放前并没有做过什么恶事。李竹梅这样的地富子女呢,更没有什
么剥削活动,新时代来了,理应让他们融入新生活。可是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年月,一个村巷,硬要搜索出一部分人作为斗争对象,白珍珠和李竹梅母女,注定了要承受政治贱民的苦
难。

  最难熬的时候,李竹梅实在支撑不住了,也说过很残忍的话。她说:

  妈,我看你不胜(如)死了。你快死了吧。你死了,你不受(罪)了,我也不受(罪)了。你死了,他们批斗谁哩?


  李竹梅哭得止不住。我说这话,作孽啊!

  李竹梅大概也没想到,母亲竟然活到了改革开放。1979年春天,伴随着全国平反冤假错案大潮,国家决定给全国地富分子摘帽,同时取消对于地富子女的种种歧视,给他们平等的国
民待遇。李竹梅母女终于迎来了砸开枷锁的日子。没想到还有这一天啊,白珍珠老泪横流,这辈子,没有想到还能看到我摘帽。管制我的民兵老说,你要把地主帽子戴到坟墓里去。我
没有戴到坟墓里,我摘帽了!

  九九重阳老年节,高头村的干部上门,送给白珍珠一根龙头拐杖。白珍珠也是感慨万千。我再也不是地主,我就是高头村一个老人。我和人一样了啊!

  李竹梅见证了这一切。改革开放数十年间,李竹梅的儿女也是大有出息。他们事业成功以后,热心公益,村里修路盖庙,总有他们牵头主事捐款。村民们看到这些,有时也就不免议论
这一家的几辈人,人家,那叫有根。

  白珍珠1989年去世,现在李竹梅也去世了。

  在高头村,像我这样年纪的,大多都还记得当年斗争白珍珠。记得李竹梅几十年的血泪悲酸。后辈的年轻人,谁还知道当年的地主婆白珍珠,地主女儿李竹梅?

  一些东西忘记了,一些东西记住了。一些东西永远消失了,一些东西还在顽强的矗立着。世事就这样。白珍珠一家,也是这样。

  关于白珍珠,关于李竹梅的往事,我不想看到村人的忘却。我写下这些,还是执意要告诉后人,高头村曾经有白珍珠李竹梅这一样一对母女。你要寻找他们,她还活在档案的纸页里,
活在我的文字里,活在在这些历史的细节里。


来源:毕星星乡村笔记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