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音乐老师王安国

2227 0
发表于 2025-3-6 18:28: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升入中学以后,我们有了音乐课。
    上课了,音乐老师叫两个值日生,先抬上一个长方桌子一样的条桌,底下有踩踏板,两条长条带子从桌子肚子下面拖下来,连着。掀开顶盖,是一排键盘,白的一行,黑的一行。他
坐好,双脚一上一下踏动,十个指头在键盘上飞点,能弹出一首一首歌儿来。后来我们知道了,那叫风琴。

    音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歌名,《只因河水引上山》,他踏着风琴,教唱我们这首歌:

走了一山又一山,/花儿香来果子甜。/庄稼哪个长的实呀实在强/,一片金黄波浪翻。/草儿青青牛羊壮,/四季如春艳阳天,/千年穷山变了样,/只因为河水引上山。

    一首歌唱大跃进的歌曲,劈山引水北国变江南,曲调有当地的民歌风,流畅而悠扬。音乐老师唱得很入情,他是男高音,显然经过训练的,绝非乡下老师随便拉一个凑数。一节课45
分钟,老师的歌声升腾绕梁,我们跟上动情地唱,少年的小脸儿升起青春的红晕,那是歌声情感的感染。唱歌,让我们陶醉,音乐课真好。

    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的音乐老师叫王安国。他那时也就30多岁,梳长头发,有些帅气,也有些当地人的土气。他的男高音,在这一带有名的好。歌声经常环绕在他周围,我们对他
有说不出的崇敬。

    王老师当然也时常顺时应景,教唱一些大跃进的歌儿——

三面红旗迎风飘,/东方巨龙飞得高。/立志改变一穷二白,/胜利的凯歌冲云霄。/万岁万万岁,三面红旗,/万岁万万岁,党的好领导。

    人民公社成立了,我们要歌颂人民公社,歌颂集体化,大兴热爱集体的新风,王老师教我们唱:

集体好来集体好。/康庄的大道幸福的桥。/集体化道路宽又广,/它是我们的无价宝。/心里亮堂堂呀,/明灯普天照,眼明心亮朝前走,/风吹雨打不动摇。

    王老师自己也会作曲,创作一些反映现实的歌儿,按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生下乡干农活,城里知青要下乡,他写过一首下乡劳动的场面。——

高粱红脸儿笑,/谷穗迎风飘,/田野里一片歌声一片欢笑。/老社员带领我们下了地,/大伙学习生产的劲头高,劲头高。

你学种地呀,扶犁耙,/我学养猪,喂鸡鸭。/小山村来了一伙城里娃,/知识青年贫下中农是呀一家。

    六十年代支援古巴,抗美援越,我们当然要学唱一些这类的歌。有一首短歌是这样的:我们大家一起来,/保卫古巴的革命,/因为古巴他是我们美洲斗争的亲姐妹!/要古巴,要古
巴,/不要美国佬!/要古巴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抗美援越的歌曲,那一首有副歌。每当唱到副歌,王老师就不由自主挥动双臂指挥,大家一齐卖力,那合唱就有了层次,有了变化。

我们热血在胸,长缨在手,/中越人民共同战斗。/我们要雪大恨,要报深仇,/不消灭美国强盗誓不休。

为祖国,为朋友,/为和平,为革命,/中越人民共同战斗。

    那个副歌,为和平,为革命——为和平处一个4,一下子改变了歌曲的调性,唱起来很是悲壮,豪气还有不屈一时都在胸臆间游走。动人。
音乐老师王安国
上图临晋中学,建在1960年代初。大合唱在这里排练。
    在中学音乐老师里,少见王老师这样的全才。他会弹风琴,弹钢琴,拉手风琴,笛子唢呐也能来,板胡二胡拿起这个放下那个。县里三干会,要我们学校出一个节目,会演唱会伴
奏,临时到哪里去找人排练?我们于是想到了王老师,你一人演唱,自己伴奏不行吗?我们撺掇王老师出演。于是王老师代表我们学校独唱《真是乐死人》。那是一首当年非常流行的
歌儿,王老师自己演唱,自己拉手风琴伴奏。演唱代伴奏,一个脑袋,指挥发声又指挥弹琴,手风琴还要左右和声,王老师竟然如此完成了演出。不得不说,王老师的语文是差了些,
有两句记不住词儿,嘴里就瞎嘟噜。可是听歌儿,谁注意那么仔细呢。

    王老师也给我们讲一些简单的乐理常识,什么音名唱名,什么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附点,切分,自由延长,都是后来渐渐明白的。他教育我们唱歌要注意什么。“我是一个
兵,来自老百姓”正在流行。“有同学唱:我是一块冰,吃了肚子疼!”我们教唱国歌国际歌,“有的同学拉完屎,裤子一提站起来大声唱,起—来——”大家哄堂大笑。王老师变了脸嘱咐:
“不能把革命歌曲庸俗化!”我们还是笑得止不住。王老师呀王老师,你不说,我们那里知道如此这般庸俗化。

    在王老师手里,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军乐队。那时都叫洋鼓洋号,在全县只有县城中学有。乐队配置齐全,四杆小号,四杆长号(拉管),还有圆号,巴立东,萨克斯,低音部有大
号贝斯,那一圈一圈弯曲的铜管盘绕着,一个小伙子钻过中间那个孔洞扛起,铜管子缠绕在身上,握着按键,大喇叭顶在头顶。每当县城有活动要出巡,猗氏中学的军乐队就是一景。
小号滴滴答答,长号推出拉进,圆号滴里咚按键,那个大号的贝斯,我看多半是以壮声威。谁见过这么大的洋号?扛起来头顶一个面盆一般的铜喇叭。队伍前列一面大鼓,十来面小鼓
咚咚咚咚咚咚配节奏,军乐队威武雄壮走过大街,小县城的人们着实见到了西洋镜。军乐队,只有中学才有一个军乐队!每当县城有什么大型的礼乐活动,只有中学的军乐队才是拿得
出手的!

    在军乐队,王老师闲暇和同学们吹牛,大家才知道一些他的过去。王老师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在学校就是管乐队的。王老师经常自豪地回忆起当年他们管乐队的威风,
“三杆小号吹得武汉三镇满城响”,那是王老师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说骄傲吧,他有资本。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回到一个北方小县城,那还不数着他?

    有人牵头,有强大的伴奏群体,王老师出面,在学生里挑人,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合唱队。各年级挑选了100多人参加,大概是觉得我在音乐课表现还不错,拉我进了合唱队。合唱队
有一项特权,每天黑雾雾的全校师生要起床做早操,合唱队不参加,要集合练声。从“到—米—嫂—到”“到-—嫂—米—到”“来—法—拉—来”“来—拉—法—来”开始。然后教唱一些简单的当
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比如《桂花开放幸福来》《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渐渐地复杂起来,比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过雪山草地》。再后来,我们就排练《丰收组歌》《洪
湖赤卫队组歌》,合唱联唱,大长段的套曲,一步一步连贯下来。一个套曲,时常要轮唱半个多小时。

    王老师带领我们创造出全县大合唱历史上的最强音,那就是大合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光未然词,瞿希贤作曲。这首歌曲,作词作曲水平都很高。在当时,是很著名的大合唱选曲。光未然,就是黄河大合唱那个光未然,词作胸怀全球,言
志酣畅淋漓。作曲呢,瞿希贤也可谓拿出了最高水平。一大段歌词,有领唱,男女声有分有合,反复出现的“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使得全曲回环萦绕又豪气
干云,那个时候,谁家敢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是考验功底的。

    王老师带着我们排练,他自己担任指挥。经历过反复排练,大家已经合作到滚瓜烂熟。在学校,县城东方的这一角已经多次响起过穿云破天的声浪。终于有一个机会,我们参加了县
里组织的大合唱。

    大合唱的比赛场地,设在县城的体育场。舞台上,我们的合唱队一旦登台,那阵势就把人镇住了。140多人的队伍,高低站四五排,两边是军乐队的大鼓小号。露天舞台挤得放不
下。这个豪壮的气派一亮相,那些10来个人的小合唱,小男小女的小对唱,一下子就轻飘飘的没了分量。

    王老师轻轻挥动手臂,起唱,先是小号奏出引子。一首豪壮的乐曲,小号第一声竟然由不稳定的4起音,由重而轻,由高而低,过度到了正曲。王老师扬手,我们起唱:

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海靠着山,山靠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低音号一个短句,由女声部接唱,清亮优美——

红日出山临大海,/照亮了人民解放的新时代。——

    我们混声相合:

看旧世界正在土崩瓦解,/穷苦人出头之日已经到来,已经到来——

   这里号队合奏出两个小节怪异的低音,男声接上。低音,压抑而鄙视:

帝国主义反动派,妖魔鬼怪,/怎抵得革命怒潮,排山倒海!

    男女声再一次混声合唱——

哪怕他纸老虎张牙舞爪,/戳穿他,敲碎他,把它消灭,把它消灭!

    下面的部分,大体上就是男女混声合唱了,豪壮有力:

我们是山,我们是海,/山摇地动怒潮澎湃,/穷苦人出头之日已经到来,已经到来!

我们是山,我们是海,/我们打碎的是脚镣手铐,/我们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此时的我们,已经是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王老师一只手招呼乐队,一个简短的间奏,进入尾声——

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海靠着山,山靠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要收尾了,王老师双手高扬,男女声,高低号一起奏鸣,一首长歌,再一次跃上高潮,风口浪尖,龙腾虎跃。四海缭绕,动地撼天。

联合起来,联合起来!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军乐大鼓突然擂动,合着节拍,在强拍咚!咚!咚!咚!似沉雷引爆,和军乐,和大混声,组成一片响彻天地的和鸣。歌声声振屋瓦,响遏行云,在广场回旋,在长空震荡。一曲终
了,天地之间似乎都被我们的歌声鼓胀,我们的豪情冲出小城,撒播在广阔的四野冲撞奔涌。一首歌儿,流于唇齿,发乎胸臆,那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羁的青春,革命的热情
在鼓荡。这是一首好歌的力量。

    不用多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绝不是一首普通的合唱曲。在体式上,它就宏大厚重。一首长歌,若干个音乐单元衔接过渡紧凑自然,高低俯仰呼应,曲式的转换变化如行云
流水,各个单元调式音色分别演绎,组成了一个复杂完整的旋律体系。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山连着山,海连着海”,仿佛全世界的山海相连一体,又造成了歌曲的反复回环反复唤醒,一
条主旋律昂首挺立引领全曲。这不是一首简单的歌咏,繁复的旋律结构,在“我们打碎的脚镣手铐,我们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一鼓作气攀上高潮,强大的正调和不时出现的变调式不稳定
音,构成了一幅苦难辉煌的宏大图景。此后几小节,就是山海相连逶迤不绝的余波。余波翻卷,依然强音。好歌,还要好演唱来演绎。王老师指挥,猗氏中学攻克了一场重头戏。一个
县域上空,荡气回肠,豪气干云。到场的万人沸腾了,临猗人的情感点燃了。

    我们为什么眼含泪水?我们为什么激情鼓荡?若干年以后终于明白,那不是我们一伙年轻人的理想,那是一代人的雄心和激情。改天换地,红旗插遍全球,苍茫大地我主沉浮,这就
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传达出的集体情绪,它是一个时代的政治抒情诗。

    我们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个区域大合唱历史上罕见的成功制作,多少年后,人们依然在津津乐道。那是我们大合唱的最强盛的时代。

    升入高中以后,没了音乐课,和王老师也就接触少了。当然时不时还能听到他的歌声。他依然歌不断,琴不辍。他的歌声和琴声伴奏,依然叫我们动听动心,有时就不免走神,时时
被他的歌声吸引过去。王老师领教,《一条大河波浪宽》《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我们学校有几个男女声童声,都是唱得很甜美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那样的长段子,我们的
女声也拿得下来。王老师依然自己创作,有一阵子大家都唱焦裕禄,他和几个老师合作词曲,自己编演,学校里于是就经常响起一曲哀婉动人的《想起咱好书记焦裕禄》;

兰考的水呀滚滚流,/兰考的庄稼绿油油。/眼见着一片好光景,/想起咱好书记焦裕禄。——

    完全是因为王老师的影响,升到高中,我仍然喜欢唱歌儿,学音乐。没有音乐课了,我自己买了许多歌本跟着唱。像《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刘三姐》《江姐》,都是对着
歌本,一段一段听,一段一段学,竟然学会了全剧的所有唱段。那些歌本看得多了,跟着唱的多了,有那么一天,仿佛天降祥光,福至心灵,突然间心里一道灵光闪过,四方洞开,我
明白了都来米发索拉西是怎么回事,我掌握了音阶,我识谱了!这是无师自通吗?这时,王老师的声音,王老师的笑貌,一张一张在心上叠印过来。这一切,都是王老师教我开的头
啊!

    我以后喜欢地方戏,喜欢京剧,那一点音乐素养,源头都能追到王老师。

    文革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王老师第一批就被打成了黑帮。学校的“黑帮队”以谢校长为首共14人,恰好体育老师谷省三,音乐老师王安国都是黑帮,于是每当集合,就由体育
老师带队一二一齐步走,王老师打拍子,带领这支队伍唱起“黑帮之歌”。那当然是难忘的羞辱。好在王老师也不是什么当权派,糟蹋上一阵子,也就算了。

    我和王老师再见面,是在20多年以后了。我当兵转业回到山西,1989年回故乡,几个老同学张罗了一次大聚会。中学同学中参加工作的,大部分在县城的什么单位。主持人想把老师
也叫上,无奈星散四方,那天就王老师来了。王老师仿佛明白这里少不了一曲歌舞,他带了一架风琴。在客厅大堂里,他边踏琴边唱歌。和许多老师一样,他也快退休了。老去的王老
师,依旧音色优美,唱起歌儿来,高音区,他一下子跳上去轻松地震荡流连,降下来,依然是饱满醇厚。岁月似乎没有老化了王老师的嗓音,他的美好的乐音,依然停留在青春时代。
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个老人已经60来岁,一旦放开歌喉,依然美丽动听。

    那天晚上,王老师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儿。叫做《在静静的月光里》——

在静静的月光里,/走着我和你.。/身影越来越近,/步儿越来越密。/白云像一片淡淡的天衣/,遮住了风摇树影,/遮不住我们的情谊。/啊朋友,/你如今在哪里?/等待着你早日归来,/
我在静静的月光里。

    多年以来,我听到王老师歌唱的,都是一些“突出政治”类型的调儿。我们的歌曲中,也多是这一种“鼓舞人心”的浩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老师唱一首不那么革命,不那么“进步”的
歌儿。这应该是是一首写友情或者爱情的歌曲吧。月光下并行,月光下徘徊,又是一片静静的月光,主人在怀念远方亲密的朋友。歌儿唯美,抒情,绵绵无尽,都在思念里。有那么一
丝甜蜜,也有些惆怅,有些两地相思。一天朦胧月,风摇树影,我们一屋子同学都沉浸在茫茫的思绪里,也许我们都想起了记忆里的亲情,友情,爱情。青春,美和爱,都渐渐远去,
我们只有默默地献上一曲礼赞。因了八十年代的开放,我们的歌儿,终于不再那么刚硬,那么蛮不讲理。

    王老师知道我在省城文艺界工作,他托我把这首歌曲带到音协的《黄河之声》发表。

    我把词曲带给音协主席张一非,他当下看了,很爽快,王安国啊,知道知道,那是个人才,咱们黄河之声这就发一下。下一期当真就发表了。

    这是我和王老师的最后一次交集,以后到他去世,我再没有见过。

    像王老师这样,终生和歌声相伴,一年四季活在艺术的熏陶里,美的哺育,美的萦绕,劲歌曼舞,我想,他的日子,一定是幸福的,浪漫的,梦幻一般美丽。

    一个同学说,哪里呢,文革中间,王老师生活无着,偷了人家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坐了班房,丢了工作,做了好几年穷苦邋遢的农民。以后还是姚德利同学找人,他才复职。

    同学感慨地说,他那辆自行车,放到现在,连十块钱都不值。

    俊气的王老师,潇洒的王老师,歌声飞扬的王老师,和这个偷车子的王老师,是一个人吗?简直不能相信。

    一个人,也许正面有多光鲜,另一面就有多不堪。在王老师身上,我们只看到莺歌燕舞,遮蔽了背后的贫困卑贱。那个年月,豪情满怀笑容满面而背后穷苦不堪的人太多。

   在同学群里,听到的更多的是为王老师辩护。都是那年月,把人闹得没法活。以前还传说王老师偷吃过学生的馍馍。说起这,一个同学很生气,球哩这算个啥,老师饿不过,吃你一
口馍,还叫偷?

    我是绝难相信,一个创造了那么多美好的歌声的人,有这样不堪回首的过往。历史实在不忍细看。那许多美妙醉人的乐音,背后竟然粘连着这样的羞污。王老师,我不小心翻开了你
的另一面。人的世界,都是这样一个杂合的色调吧。

作者简介:

毕星星,山西作家,山西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有散文集《坚锐的往事》《河槽人家》等10多种。有作品获冰心散文奖,赵树理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