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物宝藏] 菱形珍珠地錾花银盘——大唐兼容并蓄的文化胸怀

2225 0
发表于 2025-3-7 09:5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菱形珍珠地錾花银盘——大唐兼容并蓄的文化胸怀
文物名片:菱形珍珠地錾花银盘;出生时间:唐代;尺寸:口径14.8厘米;出生地:盐湖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提到唐代,就不由得联想到它的开放包容、繁荣昌盛。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唐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交流的审美艺术,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

在盐湖区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件唐代银盘格外引人注目。作为餐具精品,它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展现了唐代工匠高超的艺术造诣,气韵生动,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沉稳的智者。

唐代的银盘,因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共存,其主要是作为盛放食物或饮料的餐饮用具,馈赠、赏赐和进奉的礼仪用品,以及拥有高超艺术价值的艺术收藏品,还可以当托盘。

金银盘,在唐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唐代社会开放,文化多元,受中亚、西亚金银器的影响,盛唐时期金银器已十分流行。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和使用的繁荣期,其金银器数量巨大,仅考古发现,就超过了以前各朝代的总和。

唐代金银器类别丰富、造型别致,工艺技术十分复杂、精细,当时已掌握了镀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刻凿、锤揲、錾刻、镂空等技术。经过测定,唐代金银器纯度都很高,可见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的高超与精湛。

之所以能有如此繁荣的景象出现,不仅是因为唐朝继承和发展了汉代以来人们对金银所具有的神秘观念,认为使用金银器物对人体有益,还离不开统治者对金银器使用等级观念的渗透,金银器常被用于进奉、赏赐,这也使得金银器成为当时人们身份的标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之唐代金银采矿和冶炼技艺不断提高,充分保证了金银器的蓬勃发展。

这件1981年自盐湖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出土的唐代菱形珍珠地錾花银盘,就很好地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六瓣葵花形,在增加器物造型独特性的同时,展现出一种灵动与丝滑的美感,体现了唐代兼容并蓄的文化胸怀。其浅腹、平底,盘底装饰有錾刻的各种花卉,线条流畅,细腻逼真,纹理清晰可见,繁花盛开的景象令人惊艳。錾花,即用小锤敲击各种尺寸的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纹理,呈现出凹凸花纹图案。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珍珠地工艺錾花,使得盘中各色花朵旁边均匀分布着细小的珍珠状凹点,宛如点点繁星,为银盘增添了丰富的质感。整个画面满而不乱,做工精湛,每一份精雕细琢,都凝结着唐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以这件银盘为代表的唐代金银器,不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一睹昂扬自信、辉煌灿烂的盛唐气象。它们见证了唐代文化的对外交流融合,成为研究唐代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对后世金银器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悟。

王捷/图文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