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西河
唐·汪遵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复姓西门,名豹,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无神论者。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令。西门豹到任后,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利用“河伯娶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掾和巫婆,教育百姓,破除迷信。之后,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故名闻天下,泽流后世。
诗题“西河”,指黄河以西,即邺城所在地区。这首诗的大意为:花容月貌的姑娘一年一个,溺死在漳河的水中,就是因为传说河伯要娶活人为媳妇。自从贤明的县令西门豹将巫婆投到漳河里以后,直到今天那里再也没有神鬼作祟了。
西门豹在治邺期间,访贫问苦,体察民情,智投巫婆,破除“河伯娶妻”的迷信陋习;考察地情,兴修民渠12条引漳水溉邺;秉公治政,行藏粮于民、藏兵于民的新政,使邺地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从西门豹治理邺城的举措可以看出他为人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智勇双全,体恤民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身,坚守廉洁自律,同时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高度关注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度”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