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物宝藏] 东吕村元代“连三舞台”成荧幕新宠

2156 0
发表于 2025-3-21 19:03: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东吕村元代“连三舞台”成荧幕新宠
东吕村元代“连三舞台”成荧幕新宠
东吕村元代“连三舞台”成荧幕新宠
2025年3月6日,秦海璐、张嘉益等主演在芮城县东垆乡东吕村古戏台前拍摄的片场花絮刷爆社交平台,网友直呼:“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沉浸式拍摄!”

改编自陈彦茅盾文学奖作品的电视剧《主角》,在张艺谋监制、李少飞执导下,将秦腔名伶忆秦娥的跌宕人生搬上荧屏。

剧中“破蒙戏”的核心场景,正是取景于东吕村元代“连三舞台”——这座由蒙古贵族铁木儿·塔海氏为母行孝所建的戏台,与西安西影风雷年代影视基地共同构成剧集“历史-现代”的双重时空轴线。

始建于1328年的“连三舞台”,距今697年,以三台连袂、九间面宽的恢弘形制惊艳于世。中台过道墙壁镶嵌的元代露台碑记,记载着蒙古贵族铁木儿·塔海氏为母建台行孝的故事,成为蒙汉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

剧组美术指导坦言:“初见三台连袂的飞檐彩绘,仿佛触摸到元代的建筑密码,瞬间定下这里为剧中‘破蒙戏’的核心场景。”

“三台连袂”暗藏玄机?解码元代剧场黑科技

漫步于高1.85米的砖砌方台之上,三座戏台以“许愿-还愿”的独特功能分区展开:

中台玉皇大帝像前祈愿,东台向送子观音还愿,西台为关帝献戏,形成中国古代罕见的“立体式”信仰剧场体系。有建筑专家称,其“接续梁”与“贯通梁”混合结构、龙象耍头雕刻、八仙庆寿彩绘等细节,堪称元代木构技艺的“百科全书”。

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台戏班可同时开演,观众穿梭于不同神祇的观演空间中,体验多重文化叙事。网友戏称:“这不就是元代的‘沉浸式剧场’吗?老祖宗的审美领先世界700年!”

从“孝心戏台”到影视IP: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主角》选择在此取景,暗合剧中秦腔名伶忆秦娥“坚守与传承”的精神内核。元代蒙古贵族以汉地戏曲行孝,今日影视团队以镜头激活再现,两种艺术表达在黄河岸边完成跨越时空的共鸣。正如总制片人任双有所言:“《主角》不仅要讲好秦晋故事,更要挖掘中华文化共生的深层脉络。”

拍摄期间,当地蒲剧线腔艺人与剧组深度互动。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所长苏红喜感慨:“剧组的专业态度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破圈的希望,直播弹幕里‘求线腔科普’的呼声就是最好的回应!”

打卡《主角》同款路线:一键解锁芮城文化盲盒

探秘连三舞台:定位东吕关帝庙,感受“过路台”建筑奇观,寻找梁架彩绘中隐藏的八仙与瑞兽。

穿越时空轴线:晨访芮城“连三舞台”,午探永乐宫《朝元图》壁画,暮至风陵渡瞰黄河落日,解锁“元代建筑+道教艺术+黄河文明”三重体验。

舌尖上的片场:剧组同款芮城石子饼、泡泡油糕已上线周边夜市,追剧之余别忘了用味蕾解码黄河风味。

影视赋能+数字活化:古建IP的破圈方程式

随着《主角》热拍,芮城文旅局同步启动“连三舞台”数字化保护工程,计划通过VR技术还原元代演剧盛景。有文化学者建议:“可开发‘许愿戏票’互动项目,让游客扫码点戏,由AI生成专属戏曲片段,打造古今对话的超级体验。”

当张艺谋的镜头与700年前匠人的斧凿在此相遇,这座黄河岸边的古戏台正以崭新的姿态,演绎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主角”传奇。

您,心动了吗?那就行动起来吧!

李婉玉 文/图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