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物名片:方薰《岁朝百事如意图》;
出生时间:清代;
尺寸:纵104厘米、横35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在传统绘画艺术长廊中,有一类画作以独特的寓意和深厚的内涵,深受百姓喜爱,这便是“岁朝图”。回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被称作“岁朝”,作为一岁之始,即农历正月初一。“岁朝图”顾名思义,是为庆贺“岁朝”所作,画家借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传递美好的新年祝福。
“岁朝图”一直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里的经典画题。在往昔,新春佳节悬挂一幅寓意美好的“岁朝图”,是家家户户不可少的传统年俗之一,凝聚着中国人对新一年生活的向往与情感寄托。盐湖区博物馆珍藏的方薰《岁朝百事如意图》,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画家借助细腻的笔触与巧妙的构思,将新春的祥瑞与祝福凝固于绢本之上。
这幅清代绢本设色画,纵104厘米、横35厘米,是征集而来的艺术瑰宝。画作布局疏密得当,上部红梅与茶花相互映衬。红梅点点,含苞待放,于清冷冬日寓意生机,其傲雪凌霜之态,象征着坚韧品格;茶花娇艳,花瓣层层舒展,色彩温润,作为传统名花,代表富贵吉祥,为画面添了几分雍容华贵。
画面下部,灵芝、柿子与百合静静摆放。灵芝自古被视为仙草,象征长寿安康,其形态奇特,宛如祥瑞化身,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柿子圆润饱满,“柿”与“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无论是鲜艳的色泽,还是丰硕的果实,都给人以富足、美满之感;百合洁白无瑕,“百”含百福俱臻之意,“合”象征团圆和谐,表达人们对阖家欢乐、幸福圆满的向往。这几样物品组合在一起,岁朝大吉、百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呼之欲出,尽显传统民俗文化的智慧。
画面左上角,画作者方薰在上自跋:“岁朝百事如意图。仿徐崇嗣法写于稐盎斋。兰坻方薰。”从题跋可知画作名称与创作地点,也能看出方薰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与致敬。他效仿徐崇嗣的没骨写生法,将花卉、蔬果、灵芝等描绘得栩栩如生,笔触细腻,设色典雅,尽显自然之美,却又不失神韵。
方薰,这位生于1736年、卒于1799年的清代画家,字兰坻,号兰士,浙江石门(今属桐乡)人。他才华横溢,绘画技艺全面,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写生。在当时,他与奚冈齐名,被时人称为“方奚”。其画作风格清新淡雅,注重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与描绘,以展现出世间万物的神韵与生命力。此画作能出现在距离浙江千里之外的河东地区,足以证明人们对他画作的喜爱。
这幅画作不只是艺术创作,更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反映出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春佳节,人们悬挂在正厅,如同把美好的愿景迎进家中,为新的一年增添喜庆祥和。
方薰的《岁朝百事如意图》,让我们领略到清代绘画的精湛技艺,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到古人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与对生活的热爱。
薛丽娟/图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