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品牌社区
›
百科进阶
›
古人对森林的保护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人对森林的保护
1187
0
哈哈小强呀
Lv.2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古代对森林树木的破坏极为严重,环境恶化迫使统治者加强对森林的保护。 统一管理。夏朝的《禹禁》是目前为止最早的一部森林保护法。商代的《商君书》有“壹山林”和“刑弃灰于道路”的法律规定,前者是指国家对山林统一管理,禁止私人擅自砍伐树木;后者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垃圾死灰复燃,危及周边的林木。 规定砍伐时间。早在西周的《伐崇令》中就有“毋伐树木”的规定。春秋时的《逸周书·大聚》记载:“春三日,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管子·八观》有“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的规定。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有诏“不得侵犯四时之禁”。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四年颁诏“吏民毋得伐山林”,主张人们要合理利用资源,更要保护资源。 制定惩治措施。秦汉对破坏植物行为严加惩处,《秦律》规定:“或盗采桑叶,臧(赃)不盈一钱,可(何)论?赀徭三旬。”意即偷盗他人桑叶,尽管其价值不超过“一钱”,仍要服徭役30日。汉律《贼律》:“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另据新疆楼兰出土的相当于汉时的佉卢文书记载:“连根砍伐树木者,罚马一匹;而砍断树枝者,则罚母牛一头。”唐代规定了对纵火者的刑罚,《杂律》:“诸占固山野陂湖之利者,杖六十……诸于山陂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
联系人:哈哈小强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哈哈小强呀
Lv.2
二星社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156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河东文学
运城精品
运城影像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