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新绛万安第12届桃源共盛民俗文化活动引燃春日经济

737 0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春风拂面,桃花灼灼。3月31日,以“桃花灼灼·相约万安”为主题的新绛县万安镇第12届桃源共盛民俗文化活动,在万亩桃林启幕。 活动以桃花为纽带,通过“赏桃花、唱和美、逛庙会、乐互动、自驾游、篮球赛、野菜宴、品美食”八大主题单元,打造了一场融自然、人文与烟火气于一体的春日盛宴,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生态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化解码:唤醒乡土记忆的“桃花密码” 新绛县委、县政府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绛州古城中国年、桃花观光旅游节、光村旅游文化节等依次上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的有机统一。 步入主会场,非遗匠人指尖翻飞的绛州剪纸、开幕式上悠扬婉转的蒲剧、倡导移风易俗的音乐快板及绛州鼓乐,与漫山遍野的粉白花海交相辉映。文化节以“赏桃花+逛庙会”为核心,构建起独特的文化符号矩阵:游客以桃花为主题拍摄丽姿靓影,通过光影装置投影于桃林小径;传统庙会引入沉浸式剧本游,游客可身着汉服参与“桃源探秘”巡游,在互动中解码农耕文明。 “我们不是在复刻传统,而是用现代语言重构乡土记忆。”参与拍摄活动的李强介绍,拍摄桃花主题摄影是亲近大自然的选择,也为唤醒乡土记忆的“桃花密码”。 产业破圈:拓宽从“花”到“链”的增值渠道 野菜宴飘来阵阵香气。村民李大姐的荠菜饺子摊前排起长队,翠绿的馅料里拌着现采的桃花瓣。“早上桃林摘花,中午厨房调馅,晚上数钱笑开颜!”她晃着手机里的收款记录,今日销售额已过千元。 桃花节不仅是文旅盛会,更成为产业融合试验场。美食市集内,“野菜宴”专区的荠菜饺子、香椿拌豆腐等乡野滋味供不应求。更引人注目的是“桃花+”产品矩阵:本地食品厂研发的桃花酥、酒坊酿造的桃花米酒、手工艺合作社推出的桃花香囊等文创产品,形成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完整增值链。 “过去桃花开完就谢,现在一朵花能‘开’出多种生意。”张大妈指着自家摊位上的桃花主题竹编工艺品说。 科技赋能:打造“桃花源”里的沉浸式体验 当AR光影在争相出彩的桃枝上流淌,当篮球赛的汗珠滴入落英缤纷的乡土,这场桃花盛宴给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解法:不是把城市模板搬进乡村,而是让古老的土地在科技赋能上长出新故事。 在这里,亲子互动的笑声,张扬着闯关取胜的游乐体验萌趣,科技变为可触摸、能玩耍、会变通的“魔法棒”;单向环线的自驾游借助北斗导航,寻觅“桃源驭风·自在寻芳”的快乐源泉;百米美食长廊飘荡的人间烟火气,不仅是味蕾盛宴的延展,也有扫码付费的惬意。 万安镇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油桃生产基地。30多年来,他们从星点桃树栽植起步,到如今3.6万亩桃园连片成海,30余个品种远销国内外。自2013年首届桃花节举办以来,万安镇“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将传统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更让万安的“桃花名片”享誉全国。 据悉,本次桃源共盛民俗文化活动为期7天,各种活动精彩纷呈,与您共赴一场“可观、可玩、可品、可忆”的春日之约。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中,书写新时代的“桃花源记”,绘就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 卫世新 杨建义/图文

联系人:散粉的火把煌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