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物宝藏] 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一抹春意闹枝头

2138 0
发表于 2025-4-11 11:40: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一抹春意闹枝头
文物主角: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

出生时间:清代;

尺寸:高19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6.2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天气渐暖,嫣然的春色已悄然走入大街小巷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之间,而盐湖区博物馆里也是春意满室,从瓷器上的春色到古画里的春和景明,处处都能捕捉到“春”的痕迹。今天我们就跟随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一起寻觅文物中的春意。

走近观赏,整件器物束颈、溜肩、腹微鼓,瓶身曲线流畅,浑然天成,稳重而不失灵动,给人以端庄典雅之感。蒜头瓶因瓶口似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汉,元以前通常被用作酒器,后多用于陈设瓷器。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说瓶罐”中也对这类器形有所记载:“蒜头者,口似蒜头,而体段则近油锤,宋制已有之,后此尤伙。纯色、青花多有之。”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就是古代河东地区烧制、使用的此类瓷器的典型代表。

瓶身采用青花与釉里红双色釉下彩工艺,白釉温润如玉,青花发色艳丽典雅,釉里红呈色沉稳浓郁。口沿饰一圈青花梅花纹,瓶身上则绘有两只釉里红禽鸟,青红相间、冷暖相衬,颇有意趣。在绘制过程中,工匠运用了不同的笔触和技法,使线条有粗细、疏密之分,表现出了丰富的画面效果。

瓶身的纹饰是这件蒜头瓶的精华所在,充满浓郁的诗意与生活气息。画面中,几枝梅花凌寒绽放,枝干以釉里红勾勒,线条刚劲有力;花瓣则用青花点染而成,在温润的白釉之上更显清冷质感,片刻间仿佛能闻到梅花的淡淡清香。在梅花枝头,栖息着两只禽鸟,一只回首张望,一只抬头回应,栩栩如生;禽鸟的羽毛用釉里红细致描绘,羽翼丰满,根根分明。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之春。在古代,梅花不仅是高洁的象征,同时也是迎春接福、合家团圆的意喻所在。作为春天的使者,春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赋予丰富的寓意,它们常常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生活与和谐的自然环境。在这件瓷器上,工匠们巧妙地将两者结合,春鸟造型生动,片片花卉点缀其中,春天的气息不由得映入眼帘,无论是近观还是远赏,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这件瓷瓶不足20厘米高,相较于其他满布纹饰的瓷器而言也略显简约,但制作这样一件蒜头瓶,是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单是釉色的烧制就需要耗费工匠的许多心血与智慧。据了解,釉里红以铜为染色剂,需在1280℃高温还原焰中烧制,铜红发色对窑温和气氛极其敏感,稍有偏差就会发黑或褪色,故有“千窑一宝”之说;青花则以钴料绘制,需在氧化焰中稳定呈现蓝色,两者结合需在同一窑炉内精准调控两种气氛,工艺难度堪称瓷器之最。因此工匠在烧制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窑温的变化,适时调整。这种精确控制窑温的技术,在当时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高度发达。

如今我们站在博物馆里,静静听它讲述那跨越时空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件青花釉里红梅花禽鸟纹蒜头瓶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从古至今,中国人善用匠心与诗意,将四时风物定格于文物之上,凝成悠远而灿烂的历史回响,就是这样一件饱含春意的瓷瓶,让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杨颖琦/文
286449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