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品牌
›
百科讲堂
›
古人的飞行渴望与实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人的飞行渴望与实践
21
0
压后牙
Lv.1
发表于
前天 1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在古代流传的飞行故事中,神人神兽常依靠身长翅膀飞行。得道的仙人则有乘仙鹤、骑凤凰、驾飞龙飞行的种种方法。中国古代有关飞行、飞天的发明丰富多彩,飞车、木鸟、风筝等,完全是由对飞行、飞天的渴望转化为飞行实践的成果。 飞车。《山海经》和有关注释中记载奇肱国人善制飞车,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少诗人在他们的诗中幻想借飞车而飞行。清代民间艺人徐正明曾研制出飞车。清末徐翥先所著《香山小志》记载,徐正明读《山海经》,感奇肱之故事,花费很大精力造了飞车,“其制如栲栳椅子式,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机转风旋,疾驶而去。离地可余尺,飞渡巷汊不由桥”。 清末毛祥麟所著《墨余录》卷9《巧匠》中,也记有制造飞车的事。在元顺帝至正年间,平江漆工王某手很巧,能制奇器。他曾造了一辆飞车,两旁有翼,内设机轮,转动则升降自如:“度山越岭,轻若飞燕,一时可四百里,愈高愈捷……至飞车之造,出自奇肱氏,一云周绕国。” 木鸟。中国古书常常谈到木鸟,或称木鹊、木鸢、木鹄。传说中能制造会飞的木鸟的人有鲁班、墨子、张衡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墨子·鲁问》中有:“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淮南子·齐俗训》中也有类似记载:“鲁般(班)、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此外《论衡》《列子》等书,也都简单记载或引述这件事,但没有说明木鸟的结构和原理。 汉代以后的书籍里,也颇多记载鲁班、墨子做木鸟飞行之事,但情节更为神奇,有的甚至提到木鸟能够载人飞行。唐代的《朝野佥载》上记载:“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传说汉代的张衡也曾制造过能飞的木鸟。《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之句,《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文士传》记载:“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 墨子、鲁班、张衡等制作的木鸟,可以看作是鸟形的风筝或者是类似滑翔机的器具。这个结论可以从王莽时期的异能之士传说中找到证据。《前汉书·王莽传》记载:“……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又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环引纽,飞数百步堕。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 这个史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些史学家把王莽时代的这位异能之士看作是近代滑翔运动的创始人,是航空探索的第一个实践家。从推测来看,利用大鸟的翅膀辅助,这位异能之士很有可能借助滑翔飞行原理,“飞数百步”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 风筝。木鸟、木鹊、木鸢分析起来是风筝的可能性似乎最大。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航空发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娱乐,而且还有利于军事侦察。风筝传到西方后,又有了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工具的作用,莱特兄弟就是从试验风筝开始,最终成功发明飞机。 相传风筝是楚汉相争时淮阴侯韩信发明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代赵昕在《息灯鹞文》中说:“我闻淮阴巧制,事启汉邦。楚歌云上,或云子房。”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且受古籍记载的木鸢的启示,韩信及其部下发明或改进风筝是有可能的。 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也谈到韩信制作风筝的事:“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郗,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该书还谈到后来使用风筝之事:“梁太清三年,侯景攻台城,内外断绝。羊侃教小儿放纸鸢,藏诏于中。简文帝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群贼骇之,谓是厌胜之术,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唐李元的《独异志》和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类似记载。欧阳修的《新唐书·田悦传》则记载有用风筝传信成功的事例。风筝和火箭,都是与飞行、飞天有关的十分重要的发明创造。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有一块说明牌上醒目地写道:“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孔明灯。热气球就是中国早已有之的孔明灯。关于热气球浮空的思想最早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所撰的《淮南万毕术》,上面有“艾火令鸡子飞”的记载。后人注道:“取鸡子去其汁,燃艾火内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苏轼编的《物类相感志》里也有:“鸡子开小窍,去黄白,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可以自升,离地三四尺。”这两个记载都是典型的热气球浮空事例。 关于孔明灯的历史记载很少,其发明的年代难以考证。据说在五代时,莘七娘随夫出征入闽,作战中曾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上的信号。这种灯用竹和纸做成方形灯笼,底盘上燃以松脂油,热气充满灯中,灯就可以扶摇直上,所以这种灯又叫松脂灯。如果传说属实,孔明灯的历史应当有1000多年了。 竹蜻蜓。这个神奇的简易玩具老少皆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竹蜻蜓外形呈T字形,通常用竹子制作。横的一片是螺旋桨,中间开孔,插入一根竹棍。两手搓转竹棍,竹蜻蜓就会旋飞上天。外国文献称竹蜻蜓为“中国陀螺”,是中国的古老发明。弗朗西斯在1940年出版的《直升机的故事》中说,在耶稣基督降生以前,中国人已会用竹蜻蜓实现
机械
飞行了。关于竹蜻蜓最早的记载出现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杂应》:“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 现在一般认为,竹蜻蜓的发明不晚于明朝中期。竹蜻蜓传到欧洲后,法国科学院曾举办过竹蜻蜓的飞行表演。在西方,竹蜻蜓曾对航空研究和飞机发明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仿制与改进竹蜻蜓,从竹蜻蜓升空的原理中,他悟出了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极大地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 中国古代航空技艺丰富多彩,除以上所述,值得一提的还有箭羽,它体现了空气动力稳定原理;相风乌,它是用于测量风向和风速的装置;船舵,用于水动力操纵的工具,对飞行器操纵亦有重要意义;走马灯,体现了喷气发动机燃气涡轮原理;被褥香炉,体现了航空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指南针,至今仍是飞行器上使用的重要辅助方向指示仪。 图1:观音菩萨五尊像(局部)中的飞天 图2:西周鸟尊 图3:战国时期立鸟形灯 图4:春秋时期子之弄鸟尊(仿制品) 李成智/文 《人民论坛》杂志 运城晚报 刘亚/
图片
联系人:压后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压后牙
Lv.1
一星社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91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