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特色艺术] 闻喜县蒲剧团华丽蝶变 重塑品牌

2172 0
发表于 2025-4-11 16:22: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闻喜县蒲剧团华丽蝶变  重塑品牌
闻喜县蒲剧团华丽蝶变  重塑品牌
王捷 文图

“这还是我记忆中的闻喜县蒲剧团吗?”

“人家这团,唱得就是好!果然不一样了!”

“这是闻喜县蒲剧团?”

“这是闻喜县蒲剧团!”

连日来,闻喜县蒲剧团的每场演出结束后,总有戏迷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是许多戏迷的心声,也为我们揭开了闻喜县蒲剧团令人振奋的励志故事。这个曾经营维艰、在全市县级剧团中排名靠后的剧团,如今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位列全市县级剧团前茅,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蝶变。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努力?近日,记者走访了闻喜县蒲剧团,了解了这段不易的破茧之路。

破局:开启蜕变新生路

2021年9月4日下午3时30分,正式被调入闻喜县蒲剧团、接过团长重任的左林兵,第一次组织大伙儿召开了人数清点大会。直到现在,他仍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15人,演职人员加上左林兵,就是当时全团的所有人。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闻喜县蒲剧团亦曾有过辉煌的过往。该团始建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因人才辈出、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在晋陕豫一带享有盛名、风头无两,并涌现了许民智、李安华、赵月萍等多位老一代艺术家。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后来闻喜县蒲剧团曾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人才流失严重,队伍青黄不接。自2021年起,该团更是步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担任闻喜县戏剧研究所所长的左林兵自告奋勇,愿意接下这份别人口中并不好干的差事。

1992年,左林兵毕业于原运城地区艺术学校蒲剧专业,他的老家是蒲剧发源地永济,双重情结让他对蒲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也让他敢于主动请缨。

经过相关部门两个多月的走访考察,最终在2021年9月,左林兵正式接过剧团发展的大梁。

面对剧团的惨淡状况,左林兵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要想让剧团焕然一新,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走访每一位成员,了解剧团当时的状况和演职人员所面临的困难、压力、阻力。“剧团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不稳。”他说。

清点大会的第二天,左林兵又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看着台下坚守的成员,他忍不住泪湿眼眶。“虽然我们人少,但我告诉他们,这15个人就是我们的基础、核心。我给他们打气说‘不怕,我有信心我们能干好’。”提及这段过往,他的语气依然铿锵有力。

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工资和养老保险等欠款问题,左林兵没有丝毫犹豫,自掏腰包30余万元为剧团垫资。他还通过自己的朋友,为剧团筹到了可以免费使用的音响、调音台、胸麦和灯光等。有了资金和设备支持,剧团终于重新运转起来,排练厅里再次响起了激昂的鼓乐声。

凝聚:广纳贤才铸团魂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左林兵坚信,只有汇聚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才能让闻喜县蒲剧团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因此“整合人才”是他坚持的核心。

为了招揽人才,剧团上下齐心协力,率先积极与艺校沟通。剧团新来的第一波人才,就是左林兵从孔向东艺校招收的十几位优秀青年演职人员。这些青年学员充满朝气和活力,对蒲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的加入,为剧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左林兵四处打听,寻找在蒲剧领域造诣深厚、独树一帜的艺人,并且亲自登门拜访,诚恳邀请他们加入。他的诚意打动了许多人,蒲剧名丑兰敬生、优秀青年演员张李强、优秀青衣冯元朵、原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团长杨红娟、红梅奖获得者申娟娟、著名大净王永发等艺人及乐队骨干纷纷加入,为剧团带来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和技艺,极大提升了剧团的艺术水准。

老艺人与青年学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渐渐地,该团人员超过40人,最多时达到60余人,行当日渐齐全、阵容日渐强大,乐队也越发精悍。

为了让大伙儿更有归属感,左林兵还向有关部门申请,闻喜县蒲剧团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办公阵地,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文化互动平台。

人才有了,那剧目怎么办?依托人才积累和实际情况,左林兵另辟蹊径——“有怎样的人才我们就排演什么戏”,十几天时间,该团就排出5个本戏,不仅使剧目的艺术水准跃升到一个崭新档次,更从整体上提升了该团的综合实力。

剧团演出、演员居住条件和饭菜质量、舞台打扫等,左林兵都会事无巨细地操持一切。“剧团有困难,只要把困难解决了,就没有那么难了。”左林兵笑着说。

一路走来,左林兵的大公无私和说到做到,剧团成员全都看在眼里,也备受感染,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

在他的感染下,剧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演员演出时不断深入研究角色,揣摩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打磨自己的表演技巧,演员之间默契配合。无论是细腻的情感表达,还是高难度的动作技巧,他们都力求将每一个细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后勤也会充分体谅每一位演员,提前为他们考察居住条件,保证餐食质量。这让每一位成员都更加有动力,剧团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一次送戏下乡时,突遭狂风暴雨,车载舞台几次差点被掀翻,但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团队利益高于一切。每个人都全力抢救设备和道具,尽管被淋成了落汤鸡,鞋里灌满了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该团常务副团长、蒲剧泰斗阎逢春的三代真传弟子赵运增,是该团的“老人手”,见证了剧团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惑之年的他,仍苦练师傅的帽翅功和坐念功,只因为心中那份对蒲剧的炽热的火又燃烧起来了,每每看着台下观众拍手叫好,他也更有心劲儿了。

强劲的团魂,凝聚着闻喜县蒲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的精神面貌,带领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盛放:品牌再造绽华彩

3月26日,闻喜县河底镇马庄村马军庄文化娱乐中心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掌声和叫好声不绝于耳。作为今年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中的一场,闻喜县蒲剧团带来《出堂邑》《苏三起解》等经典折子戏,为当地百姓送上了一道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彼时,闻喜县蒲剧团刚结束了在河南渑池的4天演出。这场结束后,他们又前往临猗连演3天5场大戏。自去年年底开始,该团几乎天天都有演出,节假日更是旺季,他们的行程已经排到了6月份,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和临汾洪洞、襄汾,以及河南灵宝、渑池等地。

人们惊喜地发现,曾经那个全市县级剧团排名靠后的闻喜县蒲剧团,早已凭借强劲实力和出色表演,跻身前列。而这正得益于该团品牌建设的不断实施。

首先就是在保证每位演职人员基本权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硬件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增强演出效果和观众观看体验。剧团设备老化,甚至面临淘汰,由于缺乏资金,左林兵就从自家先后拿出5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灯光、音响、大型电子屏幕等舞美设备。

他们深知,优秀的剧目才是剧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更是品牌建设的保证。因此,从2023年9月至2024年12月,该团紧锣密鼓地排练出了《火焰驹》《状元情》《清官颂》《天下父母心》《下河东》《莫愁女》《安安送米》《赵氏孤儿》等20个大小剧目,涵盖传统和现代等多种类型。

同时,该团积极致力于新剧目创作,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裴氏家族的故事、闻喜的历史传说等元素融入剧目,创作出新编蒲剧历史剧《裴度辞恩》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作品。

不仅如此,该团还创新演出方式,在县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新媒体在抖音平台开启直播,建立起全市范围内第一个“线上戏曲惠民直播间”,全体演员带妆演出全本大戏。仅2022年3月25日至11月,观看人数累计超过300万人次,点击量超过3000万。

该团的首次尝试,不仅能随时随地惠及戏迷,还起到了引领作用,兄弟剧团看到后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直到现在,该团仍坚持每天直播演出。

无论是2023年的蒲剧艺术节,还是2024年的运城市第六届文化“菊花奖”经典剧目展演,闻喜县蒲剧团皆以出色表演,惊艳了蒲苑。观众的交口称赞、兄弟剧团的肯定、越来越多的演出,让剧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刻认识到,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演出多、市场活、剧目火、人才优,是闻喜县蒲剧团目前取得的生动成果。去年,该团下乡演出400多场,今年他们定下了新目标——500场,将优秀戏曲作品送到群众身边。

“演出应接不暇,这说明整个戏曲行业还有发展空间,能把这个空间抓住,这就成功了。”左林兵说,未来,除了常规演出,他们还将充分利用庙会等群众活动,持续推广蒲剧艺术。

如今的闻喜县蒲剧团,满怀对蒲剧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团队建设为支撑,努力寻求生存与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低谷到辉煌的华丽蝶变,书写了一段蒲剧传承与发展的动人故事。相信,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承载无数戏迷期待与热爱的剧团,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286469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