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还有座位吗?给我来份麻辣拌,要甜辣口味的。”
上午12时,位于市实验中学附近的搭拌拌小吃店里客流不断。“好吃”“干净”“实惠”是食客对这家店最多的评价。
店主高翔留着平头,动作干净利落,分拣、烫菜、收桌子……一刻不停。
1991年出生的高翔,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先后从事过司机、销售等工作。后来,他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摆摊创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翔从摆地摊到有了自己的店面。他说:“摊子虽小,但未来很大,我再努努力,争取能开分店。”
摆摊,开启创业之路
话语短促、干练整洁,身上军人气质明显,是高翔给人的第一印象。
2010年,高翔带着对军营的向往进入武警某部队。两年的军旅生活不仅锤炼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更让他深刻理解了“坚持”二字的分量。
退役返乡后,高翔做过快餐店服务员、司机、饮料销售员。“总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高翔说,思考再三,他毅然决定自主创业。
创业不是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从哪个行业入手?
有一次,母亲端来一盘秘制卤味,高翔忽然发现了商机——打算从熟悉的餐饮行业入手创业。一开始,高翔试吃了很多家小餐馆,发现年轻人喜欢吃串串香,而且串串香投资低、易操作。所以,他决定摆一个串串香小吃摊。
为降低创业成本,高翔购置了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耗时一个月亲手设计、焊制出可移动餐车。2016年秋,高翔在市实验中学附近的巷子里支起“串串香”的第一口锅,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每天天不亮,他便骑着这辆“战车”奔赴农贸批发市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白天备菜,晚上摆摊到深夜。
初期,高翔每天准备的食材总有许多剩余,面对亏损他坚持“当天食材当天清”,绝不将就。一个月后,生意依然没有起色。高翔陷入自我怀疑,打起了退堂鼓,好在家人特别支持他,让他有了继续前行的信心。终于,3个月后,生意好了起来。“老顾客越来越多,当时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能卖1300元。”高翔说。
2018年,在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后,高翔果断盘下附近一家临街小店,并自主开发微信小程序,设置“两公里内免费配送”服务,开启了创业新篇章。
卫生,餐饮安全密码
走进搭拌拌小吃店,映入眼帘的不是餐桌,而是开放式厨房。不锈钢操作台上,高翔给记者示范着“三冲三滤”洗菜法——第一遍冲去泥沙,第二遍滤去残叶,第三遍用水再次清洗。
在小吃店内,高翔把卫生标准刻进了DNA里。口罩手套是标配、调料瓶按高度排序、抹布折叠成标准尺寸……这些细节源自他的当兵经历。
“很多人觉得餐饮业门槛低,但卫生是生命线。”高翔制订了一套自己的食品安全铁律。
为让顾客更直观地感受卫生情况,高翔想出不少妙招。“刚开始,我把厨房放在最里面。后来开始推行‘亮灶’,我就将操作间放在刚进门的地方。这样,顾客看在眼里,也吃得放心。”高翔说。
2020年起,高翔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创业经验,没想到引发强烈反响,吸引了来自三门峡、夏县等地的创业者前来学习。他毫无保留地传授选址技巧、成本控制和食品安全知识。“授人以渔比自己赚钱更有成就感。”高翔说。
高翔还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店里日常,收获了不少粉丝。
“从上学就开始吃,好怀念。”“小店很干净,食材新鲜、价格实惠。”“店主是个退役军人,支持他。”……
真正的创业者,既能在逆境中坚守初心,更能在时代浪潮中把握机遇。
从军营到市井,高翔用10年时间完成身份蜕变。高翔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息——每天清晨5时起床,雷打不动记录《创业日志》。
“我的目标是开分店。”高翔说,“当兵时守护家国,创业后守护舌尖,都是一样的使命,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忠诚。”
陶登肖/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