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表花》是戏剧名家吉有芳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剧目一经上演就迅速火爆,成为蒲剧的经典戏和不少剧团的看家戏,其中的精彩唱段也在晋南大地的街头巷尾广为流传。
为实现戏剧剧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吉有芳用近一年的时间重新编排、精心打磨完成了新版眉户《表花》,并由此再次引发了新一轮“表花热”,眉户之外,蒲剧、秦腔和豫剧等剧种纷纷争相演绎。新版眉户《表花》于2024年成功入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充分彰显了该剧目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戏剧发展的成功实践与突出贡献。眉户《表花》令人耳目一新,人物呈现、动作设计、音乐与舞美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故事生动完整。全剧虽然只有20分钟,却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属于典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段论叙事结构。起因是小姐黄桂英听说未婚夫家突遭变故,父亲有悔婚之意,因而“心乱如麻”“好生心烦”。丫鬟梅英见状,便带小姐来到花园,主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一年四季12个月的花卉逐一表述,小姐逐渐不再郁闷,心情好了起来。整体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生动。小姐情深义重、端庄大方,丫鬟梅英乖巧可爱、巧舌如簧,让观众十分喜爱。同时,剧目对人物呈现作了变动,把原来丫鬟梅英在剧中一人唱独角戏,变成梅英与小姐对唱、互答的表演方式。
动作细腻传神。用精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用微妙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用生动的眼神交流来推动剧情发展,是吉有芳舞台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最大亮点。在新版眉户《表花》中尤为明显。当唱到正月“猛想起月季花儿月月开”时,随着细小的碎步挪动,她的右手食指上下轻轻挥动了三次,好像是在数着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十二个月月月开,这是对日常生活中细小动作观察、吸收、提炼和演绎的结果。通过这个巧妙的指法运用,观众可以从中看到蒲剧大师王秀兰独树一帜指法功的影子。吉有芳是王秀兰大师的嫡传弟子,她对老师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学习得十分到位和透彻,在自己的表演中也运用得炉火纯青。《表花》就是吉有芳对蒲剧优秀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这是观众通过唱念可以看到、可以听到的。
剧中还有一些场景没有唱念,只有行动和手势,完全通过细小、精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这就要求演员既要有丰富深厚的生活感受,又要掌握好分寸。比如在开始阶段,主仆二人准备去花园赏花时,小姐要梅英“带路”,梅英答道“遵命”,随即在“割韭菜”的调式和音乐旋律中,用1分40秒的时间,通过摇扇子、抛手绢、跑碎步、卷帘、放帘、护小姐等一系列动作,把主仆二人复杂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塑造人物时,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边唱边说、边歌边舞,利用身段、台步、表情和眼神来充分感染观众,使观众身临其境。在唱到六月“荷叶浮水面,鱼儿水中玩”时,展示了王秀兰大师“掏手云扇”的表演技巧,吉有芳双手同步动作,右手将王派特有的带穗小扇子进行360°翻转,使扇穗击打扇面,左手则托举手绢。这个动作设计通过道具与身段的配合,完美再现了“荷叶浮水面”的意象,将唱词中的画面感与动态感具象化,既显示了演员的技巧功底,又深化了剧情的表现力。这一系列动作让吉有芳花旦的精湛表演艺术在剧目中得到充分展示,也让梅英俏皮乖巧、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同时,在剧中还可以看到眉户大师程根虎的影子。程根虎是著名男旦,他在表现丫鬟梅英这个人物时,用了“挑”“逗”“勾”三种方法。吉有芳在表演时,因为性别、身份的差异,对此进行了借鉴,她的“挑”“逗”“勾”,不是针对观众,而是针对小姐,“挑逗”小姐、“勾引”小姐。经过这样的改变和处理,既增加了剧情喜庆、欢乐、活泼的效果,又体现了二人形同主仆、实为闺蜜,比如小姐含笑用手指戳梅英的头,以及当小姐不太愿意去花园赏花时,梅英仍然三番五次、不管不顾地进行劝说。吉有芳的动作表演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展现人物关系、传达情感、彰显主题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空灵优美。特色鲜明的音乐也是全剧一大亮点。悠扬的旋律,欢快的节奏,醉人的鼓点贯穿始终,让观众一直处于心旷神怡的爽感之中。全剧音乐在保留眉户传统主调式和核心音符的基础上,对部分传统调式进行了合理革新,使旋律节奏的变化更精准地服务于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运用了采花调、莲香调、纱窗调、剪花调、月调、勾调、岗调、黄龙滚调等多种调式,这样一来,音乐与剧情在情感表达上实现了和谐统一,为传统眉户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
舞美灵动写意。舞台背景是两只振翅飞翔的蝴蝶,虽然没有看到花园,也没有看到花朵,却好像闻到了花香。因为寒冬腊月是大多数花朵凋零的时节,是不会有蝴蝶的。这种舞美设计起到了“不见花园却有花香”的灵动写意效果。
新版眉户《表花》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舞台呈现与音乐创作的深度革新,实现了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这对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是一次极具借鉴意义的有益探索,必将推动蒲剧和眉户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郑文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