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东大地,每一处风景区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
河津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亦不例外。
早在1600多年前,北魏孝文帝来到河津龙门,在此勒石,命人凿梯子崖,在山上建倚梯城,作为屯兵之所。故,梯子崖不仅是古代军事关口,又被称之为“千年古栈道”。
梯子崖,远看,就像一挂倚壁竖立的梯子,悬于绝壁,让人不由心生喟叹;近观,则似一阶一阶模版化石,凹凸不平,规则不一,且又光滑油亮,让人步履生畏。
此时此刻,我就攀缘其上,忽而直立,忽而弓身,目不敢环视,像极了随风摇曳的一粒草芥。我真的无法想象,当年那些工匠是怎样把自己悬挂于峭壁悬崖之上,一斧一锉,用生命凿就了这365个登天梯阶?
上得梯子崖不远,可见一处巨石,酷似蟾蜍,张着大嘴,蹲在那里,名曰“蟾蜍石”。据说,到了有月亮的晚上,这块石头就会和对面山上的另一块石头,遥相呼应,发出明亮的光芒。石之有情,可是为遥远的先民幻化出一方诗意,供其在长久劳累之后暂时小憩?
时值阳历三月末,虽然北方的万物还处在复苏之际,但我们依稀可看到一株株榆树已吐出淡黄浅绿的榆钱,一些夹竹桃正开出艳丽的花朵,还有那几棵丁香羞怯地探出它们的花蕾,卑微却依然给人一种萌动的愉悦。
“你看,我捡到一块玉石。”正当我自我陶醉时,北京的一位作家朋友惊奇地冲我说。
我认真看了看他手中的石块,笑道:“这哪是玉石?分明就是大禹开山时飞落的一块碎石块!”
景区著名的禹王台坐落在一块较平整的高台上。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一座禹王庙,庙里供奉着神采奕奕的大禹和他妻子的塑像。站在高台,俯瞰下方,可见湍急奔涌的黄河,恰似一条游龙。大禹治水,疏通的龙门就在我们脚下。乍看,龙门两山,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岁月的层层印痕。再看,两壁山垒,形如对峙。据传,这就是大禹用一把斧头凿开的龙门。但传说归传说。其实4000多年前,大禹带领众多民夫,披星戴月,夜以继日,鏖战4年,才使蛮荒洪水得以治理,造福于民。
二
登临梯子崖一座小山头,有一书屋,名曰“子夏书屋”,是由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题的名。此书屋的存书都是一些游客携带而来,大多是他们自己写的小说、散文、诗歌。如今,集于这山间乡野,也别有一番情趣。
歇息之时,这间小小的书屋顿时热闹起来。因为此次来游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他们或吟诗作赋,或泼墨挥毫,情味相投,意趣相仿,令人陶然醉之!当时我就索得大散文家张锐锋的一幅字“仰手接飞鸢,连弩射海鱼”。在前往七里画廊桃花谷时,得遇一石洞。石洞虽只方寸间,却仍不失典雅别致,古朴庄严。这就是自然而成的观音庙。洞两边是一幅石刻对联“云梯万丈天台近,雪浪千层紫竹通”。在它旁边,还有一个硕大的脚印,上边写着“大禹脚印”。
此时,伫立山腰,环而顾之,但见群峰肃穆,紫气环绕。顺目,是杂树贴着乱石,乌雀翔于空寂;低眉,是沟梁连着沟梁,有三三两两游人若隐若现。
不知几经折而往返,到一山弯之处,却已是别一番景致。但见修竹几许,小溪清浅,鸟语低环,蝶舞蜂飞,令人不由想到“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让人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从此处下到谷底,在飞瀑之旁,赫然映出4个大字,我正想读出声来,一位老者仰头向我问道“这是几个什么字?”我看他有点狡黠的眼神,想他一定是想考我,便顺口回“曲水流觞”!老者笑而不语,随后飘然而去。
在桃花谷,因过了花期,并未看见大片灼热奔放的桃花,但我还是陶醉在它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诗意里,久久不愿离去。
三
梯子崖的山势如同一头一头的狮子,山风过处,满山的杂草奇树,宛若抖动的狮毛,随风而动。最奇妙的是,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如刀劈斧砍,十分怪异。
在山中,有幸遇到了黄河大梯子崖景区的投资人。他个子不高,十分干练。他告诉我,他以前在青岛做生意,2018年回到家乡,老家就在离这里不远的村子,之所以来这里投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文化的执着和偏爱,二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听了他的话,我禁不住心头一热。
大山的儿女,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化的赤诚,积极投身文旅事业,让更多的人体验这一阶阶石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此时,我仿佛还看到了大禹、卜子夏、魏文帝,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人的背影,在山间忽隐忽现。
许多的背影已远。
许多的背影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