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麦田里特色小麦育种与加工团队

2041 0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4月中下旬,当大田小麦还处在拔节孕穗期时,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已麦浪初涌。连日来,一场关乎人们餐桌的“微观手术”正在那里悄然上演。

清晨7时,阳光刚为嫩绿的麦穗镀上金边,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特色小麦育种与加工团队的7名科研人员已俯身于垄间,手持细长的剪刀与镊子,化身麦田里的“绣花匠”,在精细操作中编织着小麦杂交育种的希望蓝图。

试验田里,每一株被选中的小麦穗,都是科研人员精心呵护的“主角”。小麦穗部纤细的绿色雄蕊,隐藏在层层叠叠的颖壳之中,想要准确去除它们,不仅需要娴熟的技术,更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致。

只见团队成员、副研究员宋昱轻轻扶着一株麦穗,小剪刀从下往上朝麦穗的中间部位一剪,随着咔嚓声响起,麦穗露出了它的花蕊,然后,宋老师又用镊子精准地夹住一个个雄蕊,仅用几秒便完成了一株小麦的去雄工作。动作看似简单,却凝聚着她数十年的育种经验。

“去雄必须在小麦开花前完成,一旦错过时机,就会影响杂交的纯度。”副研究员、特色小麦育种与加工团队负责人于章龙进一步解释,一个完整的小麦颖壳内一般有三个雄蕊、一个雌蕊,去雄的时候,必须去干净,如果只去了两个雄蕊,到时它还会自身授粉,就失去了杂交的意义。而且去雄蕊的时候还不能伤了雌蕊,大约三天后,颖壳张开,雌蕊的绒毛立起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父本实施人工授粉了。

在旁人眼中,这不过是一株株普通的小麦,可在科研人员的心里,每一株都承载着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使命。“我们就像与时间赛跑,稍有不慎,几个月的心血就白费了。”于章龙的语气中满是郑重。

去雄后的小麦,犹如等待“联姻”的新娘。科研人员迅速用特制的纸袋将麦穗包裹起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这一步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纸袋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是科研人员为小麦们精心准备的“嫁衣”。

“接下来,我们还要采集优良父本的花粉,为母本授粉,完成这场意义非凡的‘联姻’。”于章龙说,别小看这小小的杂交过程,它可能孕育出改变农业格局的新品种。

于章龙介绍,他们团队自1989年起开展特色优质专用彩色小麦和糯小麦品种的选育、栽培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研究工作。近年来已审定优质、多抗、稳产、专用彩色小麦、糯小麦新品种6个,分别是河东乌麦526、运黑28、运黑161、运黑14207、运糯32号和运黑1619,正在参加山西省特殊用途品种区域试验新品系2个,创制优质稳产新资源材料30余份,实现成果转化2个。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出了彩色小麦焙烤、蒸煮食品、方便食品若干种,为面粉加工、食品研发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

太阳渐渐升高,麦田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科研人员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可他们依旧全神贯注地忙碌着。弯腰、观察、去雄、套袋……这些动作不断重复,构成了他们最日常的工作画面。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研人员用智慧与汗水,在微小的花蕊间书写着种业振兴的宏大篇章。
28667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